走出家门 新疆农牧民的身份之变
中新网巴里坤9月25日电 题:走出家门 新疆农牧民的身份之变
记者 马学玲
“我当时很害怕,连觉都睡不着,毕竟几十万块钱花出去了,就想着啥时候才能挣回来,万一亏了怎么办?”回忆起当初决定开办农家乐的情景,57岁的张凤玲至今仍印象深刻。
张凤玲的农家乐坐落于新疆巴里坤县石人子乡北部的高家湖湿地景区。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沼泽,为了使农牧民的腰包鼓起来,当地决定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正是嗅到了这样的商机,张凤玲才萌生了办农家乐的念头,不过这遭到老伴冯国平的强烈反对,“农家乐马上都要开了,他还和我嚷嚷呢。”
“对于我们农民来说,几十万元就是大数目。”其实,张凤玲自己当时也很害怕,不过她还是硬着头皮坚持了自己的想法。
而今,随着生意越来越好,老伴冯国平的态度也渐渐从强烈反对变成全力支持,除了管账,他现在一有空就帮着捞鱼、择菜,甚至炒菜,忙得不亦乐乎。
冯国平并没有直接回答记者有关农家乐营业收入的提问,他只是笑着说,“我现在心里踏实了”。
在旅游旺季,张凤玲夫妇几乎每天晚上都是凌晨两三点才睡觉,不过她很享受这种辛苦,她说,再怎么累,都更想做农家乐。种地一年到头下来,也就挣十万块钱。
谈到未来,张凤玲夫妇颇有规划,他们的当务之急是要新建一所厕所,明年还要在自家鱼塘边上开办一个烧烤店。
从田间农民到农家乐主人,张凤玲夫妇是当地农牧民转型的缩影。据该乡乡长郝大强介绍,随着旅游业发展,许多百姓自动放弃传统农牧业,今年人均增收已将近3000元。
巴里坤县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刘曙平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透露,近年来,该县已有约2万多人次农牧民转型,他们或办起了农家乐、牧家乐,或走进企业成为产业工人,其中3000人长期在企业务工。
据介绍,巴里坤要求在当地开办的企业,要优先雇佣本地农牧民作为产业工人。
政策引导下,在巴里坤乃至整个新疆,走出家门也成为越来越多牧民的选择。
32岁的扫吾列·祖看就是其中一位,目前在巴里坤一家牧业公司上班。加上丈夫也在这里上班的工资,他俩每月收入超过5000元。
事实上,工资并不是他们家庭的全部收入。当地还采取了“企业+合作社带农户”的管理模式,通过托养托管贫困户牲畜,使贫困牧民享受资产受益分红,带动贫困农牧民持续增收。
从传统农牧民到产业工人,身份转变的背后,是整个家庭与贫困户“帽子”的告别,更是千百年来生活方式的巨大变迁。
“他们变化太大了,刚来到这里时一句汉语都不会说。”扫吾列·祖看所在公司的负责人曹德斌见证了这些走进车间的牧民的变化。
虽然普通话还不是那么娴熟,但扫吾列·祖看还是很努力地用汉语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她说,这种形式挺好的,晚上可以回家,更主要的是,有了上下班的感觉,有事干了,心里更踏实了。
古丽萨拉·木拉提也是一名转型为产业工人的牧民,在来到目前这家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上班之前,和扫吾列·祖看一样,她生活的全部就是操持家务。
来制衣公司上班半年多的阿曼古丽·哈里曼,周末则直接把小女儿带到了单位,边干活边看孩子。谈及来当工人的变化,她说,收入比以前稳定了,生活也比以前好了。
据她所在公司的负责人托山介绍,像阿曼古丽·哈里曼这样刚来的员工,食宿全包之外,每月能拿到1000多元,等以后熟练了,每月能拿到六七千元。
“从马背上下来,一句汉语都听不懂,好多活也不会干,不过经过培训,现在他们技术也都跟得上了,随着收入增多,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家里人都很支持。”古丽萨拉·木拉提所在公司的负责人黄仕玖说。
在黄仕玖看来,新疆农牧民家庭女性的这种身份之变,为她们增加收入的同时,也赢来了家庭地位和个人自信的提升。
“很多都是老公早上骑摩托车送来上班,晚上再接回家。”黄仕玖说。(完)
专题:迎接十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