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主办
 中国新闻社 Media999 ad




新闻大观>娱乐放送>新闻报道

琼瑶:影响几代人的一个梦

2000年10月27日 09:39

 

 作者:李皓

   琼瑶,湖南衡阳人。父亲陈敛平是史学教授,自幼爱好文学诗词,16岁便发表了小说《云影》。24岁前发表《幸运草》、《寻梦园》等短篇小说百余篇。长篇小说《窗外》使她一下成名。40年来,她陆续有40多部小说在港台、内地拍成电影、电视剧,并成为台湾文艺片主流。

  80年代开始,祖国内地掀起了琼瑶热,《聚散两依依》、《梦的衣裳》、《燃烧吧火鸟》等影片保持着良好的走势,这一时期也有至少20个以上的出版社同时出版了她的言情小说。很快她的电影被转成录影带在各地录像厅播放,而且银幕上下的那一段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广为校园学生迷恋与津津乐道。那时候琼瑶电影的流行,让那些紧随新时代脚步并编织着新时代梦想的年轻人找到了一种欣喜。他们把对一个浪漫时代的寄寓,首先换成自己对琼瑶式爱情生活的经历。

  学者们说,琼瑶的故事中有中国人以前欠缺的真情。可俗世间的男男女女想得更多的还是怎样把自己装扮成秦汉、林青霞那样的白马王子和小家碧玉。

  接下来的几年琼瑶热逐渐降温,一方面是人们生活日渐丰富起来,更多的是人们开始拥抱现实生活而不是在琼瑶式的浪漫幻想里寻找安慰,其二是琼瑶至纯至真至美的爱情震撼得痴痴迷迷疯疯癫癫的男女逐渐发现琼瑶故事的虚幻性并不适合他们现实生活中做同样模拟与参照。有些在校学生的家长和老师甚至公开指责琼瑶,说她的小说和影视作品中那些要死要活的故事对不谙世事和情感真相的青少年是一种误导,他们带着“琼瑶的模式”走进生活,往往以悲剧告终,这对他们后来的人生发展极为不利。

  更有文学研究者指出,琼瑶不应成为文学研究者研究的对象,因为她的小说和影视作品只有“地摊流行性”,不具备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性。其故事和人物只按套路走,没有真正意义的创造,当然也有人对这种观点持反对意见,认为任何一种流行文化都必须有其一定的社会文化依据,作为一个文学、艺术批评家,不应回避进入大众视野的东西。

  不管你是否看过琼瑶的小说和电影,总有一个你必须承认的事实,就是几十年来,琼瑶电影、电视剧经久不衰且浪漫迭起的独特魅力带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捧红了一批又一批的明星。

  从1965年台湾中影公司的《婉君表妹》到今天的《还珠格格》,时代急驰变迁仿佛是让更多的人认识了琼瑶,或者确切地说,开始对她重新审视,特别是一部《还珠格格》冲击两岸三地之后,从影视学者到普通观众都对琼瑶神话起了探究的兴致。琼瑶用她那种特殊的“情意结”网络住了不同时代、不同年龄、不同社会背景下的人。

  自90年代以后,琼瑶的电影电视剧如80年代一样活跃,而且重点向电视和电视界突围。《六个梦》、《雪珂》、《几度夕阳红》、《梅花三弄》。琼瑶的各种电视剧的播出、重播,证明了它的生命力,到《还珠格格》更是到了巅峰。

  纵观琼瑶影视作品,经历40年经久不衰的奥妙,除了剧情、题材始终由“情”贯穿,以情写人生,以情探讨人性,以世俗之外的硕果仅存的感情净土,感到人心具备永恒性之外,更因其属商业化的运作方式而注重多种形式的外在包装及炒作。比如琼瑶剧中的大卖点之一的俊男美女的组合搭配。以60年代的归亚蕾、柯俊雄、唐宝云、王莫愁、杨群、何莉莉,70年代的甄珍、二秦二林、邓光荣、夏玲玲,80年代的刘德凯、刘雪华、俞小凡、岳翎、陈德容、金素梅、马景涛,到90年代的赵薇、苏有朋、林心如、陈志明、周杰等等,琼瑶剧成全了这些演员,同样他们也使琼瑶电视电影成为一道永不消失的亮丽风景。(转自《生活时报》)

  



新闻大观>娱乐放送>新闻报道


| 新闻大观 | 中新专稿 | 图文专稿 | 中新图片 | 中新影视 | 中新出版品 | 中新电讯 | 中新专著 | 中新英才 |


主编信箱

新闻标题检索:

Media999 ad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