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17日电目前,中国航天测控技术已实现了六大历史性跨越,可在万里航区3.6万公里高度内对火箭,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以及载人飞船等航天器提供高精度测控支持服务。
这是科技日报近日在其报道中透露的。文章介绍说,这六大历史性跨越分别是指飞向太空、返回地面、同步定点、一网多星、国际兼容、飞船回收。报道说,精密定轨、多星管理等关键测控技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近年来,以载人航天工程建设的需求为牵引,中国航天测控技术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在原有测控网基础上,新建了自行开发研制、符合国际标准的S频段统一测控系统,开发了“中心遥控”透明工作模式,大大强化了航天测控网对载人飞船的集中监控能力,特别是提高了在应急情况下的测控能力。
以此为基础,设立了测控网网络管理中心,对航天测控网进行了集中监控和测控资源的动态分配,大大提高了测控网的运行效能和多任务测控能力,可以满足中国中低轨道卫星、载人飞船以及同步卫星早期轨道支持、同步卫星定点管理等多种航天器的测控需求。在网管中心的统一调度下,测控网可快速完成对不同测控目标的切换。目前,中国航天测控网可同时为20颗以上卫星和飞船提供测控支持服务。
针对当前世界航天测控领域积极抢占国际市场的发展态势,积极广泛地开展对外技术交流,相继攻克了中国航天测控网与国际测控网互联等关键技术难题,开发了中外测控网互操作的整套技术规范,使中国航天测控网具备与国外其它测控网联网的技术能力,并成功地为国外发射的卫星提供了高水平的测控支持服务,使中国航天测控网进入了国际市场,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此外,在长寿命卫星的在轨管理方面,中国创建了独特的“一网管多星”模式,对中国发射的所有长寿命卫星实施了一天24小时不间断的长期管理,并在中国首先将人工智能应用于航天测控领域,开发研制出卫星测控辅助专家系统,保证了卫星的安全运行和资源的科学利用。(刘冰、刘程、于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