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22日电 截至目前,中国领取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城镇贫困居民达到了1985万,全国首次实现对城市贫困人口应保尽保。新华社今天报道,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杨宜勇评论说:“将城镇贫困居民吃饭问题列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政府实施的‘民心工程’!”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中国城市居民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从1992年的235美元上升到目前的900美元,与此同时,接受社会救助的人口比例也从当时的0.6%上升到目前的5%。
民政部副部长杨衍银说,中国现阶段的城市贫困问题不是经济欠发展带来的贫困,而是与城市经济与社会转型,以及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的快速提高同时发生的。
据介绍,1994年以来,中国逐步确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由各级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经济水平制定最低生活保障线,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困难群众提供经济补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最后一道防线”,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几乎覆盖因下岗、失业、伤残、离退休而面临生活困难的所有城镇居民。
据统计,目前,全国人均每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约为152元,最低生活保障上的支出105.3亿元。在这些低保对象中,绝大部分是中西部地区、老工业基地、资源枯竭矿山较多地区以及军工等企业的特困职工和失业人员及其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