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篇
200万部车抢占63万个位
停车现状
有车的没车的皆有怨言
像所有的大型城市一样,“停车难”对广州而言是个老大难问题,主要体现在中心城区、老城区、商业、办公集中区域。为此,早在2008年,市政府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苏泽群任组长的“市解决停车难问题领导小组”,并拿出了一个为期三年的缓解停车难工作方案。要求“市区每年新增50000个停车泊位,至2010年前新增15万个停车泊位”。
市交委在向视察的人大代表汇报时称,截至2010年11月,广州新增车位约18.3万个,但即便这样,停车位供需矛盾依然突出。目前,广州全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已超200万辆,而交通部门登记在册的停车泊位仅约63万个。停车难已成为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以及市民信访、投诉的热点问题。一方面,“有车族”投诉停车难问题,要求政府大量增设停车场,满足停车需求;另一方面,无车的群众则投诉停车场影响生活环境,特别是对在物业小区共有道路、老城区内街内巷设置的停车场,强烈要求取缔和撤消。导致“有车族”和无车群众利益平衡难。
交委对策
拉开中心区停车费差距
在汽车保有量猛增的情况下,停车场的增容已经刻不容缓。为此,主管停车场业的市交委希望,尽快出台《广州市停车场条例》,让停车场的管理变得有法可依。同时,为合理调配广州停车资源调提供依据。
市交委提出,目前,广州停车价格政策脱离实际,行业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低,这是停车场管理中的突出问题。以目前住宅小区停车价格水平,停车位投资回报率低,成本回收期长,开发商对建设停车场普遍缺乏积极性。目前,按广州市物价局制定的标准,住宅小区停车位月保价格为400元,已售车位的管理费为120元/月,即使按照一个车位成本8万-10万元的价格计算,一个车位的回报率只有2%左右,成本回收要几十年,远低于住宅以及商铺。由于经营停车场回收期太长,开发商更倾向于将停车位出售给小业主,使停车位使用率大大降低,从而进一步加剧停车难的矛盾。
对此,市交委主任冼伟雄建议,差异化收取停车费,在中心城区和城郊接合部拉开停车费的差距。他建议,中心城区跟城郊接合部的停车场收费,要拉开差距,如果不拉开差距,就很难实现调节功能。比如在北京路的广百、新大新和天河的广百、天河城、正佳等,如果大家都开自己的车去购物,那么这些地段的交通堵得肯定很厉害,停车问题也没法解决。如果大家都乘公共交通工具去,那情况肯定不一样。他表示,如果将来停车场收费拉开,市民将汽车停放在外围的交通枢纽附近,然后再换乘公共交通工具进入中心区,那么天河、环市路塞车的现象则可大大减轻。因此,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必须实行公交优先,通过停车再换乘公交解决交通问题。
代表建议
要让社会资本参与建设
市人大代表、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王永平认为,要让社会资本进入停车场领域,才能搞活停车场业。坦率地讲,经济想搞活,没有社会资本、民营资本的参与,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政府什么都包下来,那就难以为继。
市人大代表、广东金领律师事务所主任郭学进则认为,民营资本为什么不愿意投资停车场,这和政府的地皮出让价格太高是有关系的。如果我们有政策上的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是有可能的。另外,通过增加私家车使用成本的方法来调节私家车保有量,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所收的费用要真正回馈到公交使用上,而不是流到开发商或管理者的钱袋子里。提高收费,要有政策保证,保证这些钱都用到交通建设和道路发展上。
市人大代表、原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委副主任张家祥认为,停车场提高收费的目的,是解决供需矛盾,从而缓解拥堵,而供需矛盾的最终解决,必须依靠公交优先来实行。
市民声音
所有楼盘必须建停车场
连日来,政府职能部门对于交通治堵和停车场立法管理的观点、对策,成为了市民和网友议论的焦点,许多读者、市民和网友更是给本报留言阐述自己的意见———
广州的“hehe”认为,按照12平方计算,停车费400元/月已经相当高了。为何不能把停车场建成楼房,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空间资源,把建设成本拉低,这种停车楼在欧美很常见。
广州的~恒表示,主观上来讲,你开得起汽车就应该承受得起这种升价幅度,不应该埋怨什么的。但客观上,现在每年新增汽车这么多,对交通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这大概也算是抑制增长的一个办法吧。从地价上看,现在人住的都不断升价了,难道车主的费用就不应该升吗?要知道,汽车是高档消费品,吃得了咸鱼就不要怕渴啊。
读者“广州的冰河”认为,交委作为国家机关,不能成为开发商的附庸!应该为民说话。停车场作为公共设施,是城市建设发展的硬指标,如果开发商不建停车场,不承担社会责任,请他们永远不要建楼!停车场,作为公共设施,所有城市楼盘都必须要建的,不建的规划部门就不能批,这应该是城市建设的硬指标!
Q友“笑三少”建议,停车费应该根据排量来定,这样可以迎合国家环保政策,提倡节能减排。也会让高收入一族有面子,同时可以减轻低收入或小排量车族的压力。 记者 赵仲炜 林翎 实习生 李渊航
参与互动(0) | 【编辑:何敏】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