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万名残疾人实现“家门口”康复
中新网12月3日电 据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最新统计数据,截至10月底,北京2019年残疾人社区和居家康复服务项目共帮助226个街乡镇的10125名残疾人实现了“家门口”康复,提前实现了年度工作目标。
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弱有所扶”的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帮助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2018年,北京市残联组织实施了持证残疾人社区和居家康复服务试点工作,共为5388名残疾人进行了康复服务。与2018年相比,今年该项目服务人数翻了一番,更加有效地弥补了基本公共服务保障的不足,为残疾人提供了就近就便的康复服务。
2019年,北京社区和居家康复服务项目分为市级和区级两类,于5月17日正式启动。市级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6000余名肢体残疾人开展了社区或居家康复服务;区级项目依托现有的康复项目或康复政策,为4000余名残疾人进行了“家门口”康复服务。家住通州区的胡大伯因患脊髓灰质炎,走路时右腿无法主动迈步,在日常生活中造成诸多不便。经过康复师不到3个月的入户康复服务后,胡大伯高兴地说:“原来我的腿走路没劲儿,通过康复训练后有劲儿多了!”
工作伊始,通过招标入围的医疗机构和社会组织,需要对所有参加康复的残疾人进行专业评估,并针对评估结果为残疾人量身订制康复计划,提供精准服务,实现了“一人一案”。根据康复方案,康复医生和康复治疗师再对其进行包括功能训练、康复护理、生活技能训练和康复知识培训等专业服务。在康复服务时间方面,要求为每名残疾人提供服务原则上不少于2个月,人均服务次数不少于30次。
值得一提的是,在每次为残疾人服务的1小时里,除为残疾人提供45分钟康复服务外,康复医生和治疗师还会对残疾人家属进行15分钟康复服务技能培训,以确保康复的长期性和持续性。这样的设计,为受服务对象长期自主康复训练提供了保障。
“患者每次做完康复好转一点,哪怕只是一点点,都是对我极大的鼓舞,我希望能尽我的微薄之力为社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真正用康复治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参与项目实施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康复治疗师张彦敏如是说。
社区和居家康复服务将功能训练与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相衔接,专业康复护理与提高家庭照料能力相结合,不仅为社会康复机构和残疾人提供了联系纽带,使得残疾人的生活技能和生活能力得到提高、康复认知度得到提升,还逐渐摸索形成专业康复机构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互促进、政府购买服务与成年残疾人康复保障政策互为补充的服务新模式。
北京市残联副理事长董连民曾在该项目启动仪式上说:“残疾人社区和居家康复服务项目承载着每名残疾人朋友的期望,承载着市委市政府的重托,既要为残疾人朋友提供切实的康复服务,也要为将来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做出有益的探索,意义重大,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