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银行董事长叶建清:坚守金融本源 做受人尊敬的银行
【引言】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座座城市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地方商业银行作为城市改革开放成果的典型代表,为区域经济发展繁荣提供了强大助力。值此之际,特重磅推出“城市力量——中国地方商业银行巡礼”活动,旨在全面展现各地地方商业银行的发展成绩,为中国经济取得的辉煌成就高歌礼赞。
作为一家诞生、成长于温州经济的地方银行,温州银行在21年的改革发展历程中秉承“敢为人先”的温州精神,不断强化“服务地方、服务中小、服务市民”的市场定位,锐意推进金融改革、稳步实施跨区域经营、做大做强综合实力,与温州经济相互依托、共融共生。
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末,温州银行资产规模2219亿元,存款总额1447亿元,贷款总额1178亿元,资产总额、存款余额、信贷融资总量均在浙江省城商行中位列第三,进一步巩固浙江省城商行“铁三角”地位。与此同时,该行迄今相继在上海、杭州、宁波等9地设立异地分行,现辖属175家营业网点(含总行营业部),形成“立足温州、布局浙江、进军长三角”的跨区域经营发展格局。
究竟温州银行是如何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秣马前行,又是制定实施了哪些切实可行的战略顺应时代发展?就这些问题,温州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叶建清接受了中新网记者的采访。
中新网:作为中国金融体系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地方商业银行扎根于地方经济,服务于广大企业和居民百姓。您能谈一谈地方商业银行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具体起到哪些作用吗?
叶建清:城商行是我国多层次金融体系中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扎根地方,填补了国有银行的市场空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舟共济、同兴共荣,共同发展。总体而言,有三大主要作用:一是维护地方金融稳定;二是促进本土经济增长;三是助力地方金融改革。
从发展历程来看,城商行多是当地最大的法人金融机构,对维护区域金融生态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上世纪90年代,温州银行勇担使命,整合了温州29家城市信用社、6家金融服务社和8家营业处,有效化解了地方经济转轨中积累的风险。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我行积极响应中央坚决打赢防范金融风险攻坚战的号召,坚定贯彻温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为温州重点民营企业提供了浙江省首单专项“纾困基金”,踊跃认购了16家民营企业约23亿元信用债,以实际行动维护区域金融稳定。与此同时,温州银行在监管引领下,始终抓牢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命题,按照“整固规模、严控风险、增收提效、强化管理”经营发展思路,改革发展显现转优向好的态势。截至2019年9月末,我行总资产约2219亿元,各项贷款余额约1178亿元,各项存款余额约1447亿元,实现营业净收入33.58亿元,连续三年主体信用评级维持在AA+,稳居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银行排名前500强。
从使命责任来看,城商行作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担当与经济转型互动发展的使命。建行以来,我行累计信贷投放1.51万亿元,全力服务大建大美、五水共治、温商回归、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中心工作,信贷增量连续多年在温州市场份额居首。另一方面,温州是我国民营经济的发祥地,小微企业占比在99%以上,我行也坚持“做小微企业银行”的定位,把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全行一以贯之的经营战略。尤其是在温州获批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后,我行第一时间响应温州市委、市政府号召,出台支持“两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全力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截至今年9月末,我行贷款规模1178亿元,比年初增加118亿元。其中:小微贷款约650亿元,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含)以下的小微贷款余额为333亿元;民营企业贷款总量423亿元,比年初增加140亿元。前9个月民营企业贷款的增量超过了贷款总增量。
从战略选择来看,城商行依托决策链短、深耕地域、机制灵活的优势,为地方金融改革发展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温州是全国首个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温州银行则是首家列入温州“金改”实施方案的银行,在服务、产品和业务的金融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形成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新实践。2012年以来,温州金改取得了20个全国率先,其中不乏温州银行的探索实践。如我行在浙江省首创“续贷通”创新还款方式,也就是现在所称的“无还本续贷”模式,被原中国银监会写入《关于做好2017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作为温州银行业率先试点联合授信管理机制的银行之一,该创新项目的实践经验被写入了中国银保监会《银行业金融机构联合授信管理办法(试行)》。在省市层面,率先试点社区金融服务新模式,取得温州地区首张社区支行金融许可证;成立首家文化支行、科技支行,在全省首创影视著作权质押贷款、园区厂房按揭贷款等,将“温行做法”上升为“浙江创新”,被浙江省政府授予“浙江省金融机构改革创新优秀单位”称号。
中新网:城市商业银行作为普惠金融的“主力军”,凭借贴近地方、管理灵活的优势,充分发挥“毛细血管”作用,积极践行普惠金融。温州银行在这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叶建清: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普惠金融工作,发展普惠金融,既是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的落脚点,也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温州银行紧跟政策机遇和导向,将普惠金融业务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积极主动推进公司治理和业务治理改革,构建发展普惠金融的良好金融生态。
在体制建设上,董事会设立普惠金融发展委员会,全面指导全行普惠金融工作;总行层面成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与小企业银行部合署办公,以全新战略支持普惠金融发展。在新的普惠金融框架下,明确“小微业务深耕、公司业务专营”的发展思路,组建450人的精兵强将,让主力部队专注只做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人经营性业务,并对此实施垂直管理的风险治理制度,切实提高普惠金融服务效率和专业化水平。
在资源配置上,对普惠金融领域信贷投放倾斜信贷资源、优先支持、优先发展,普惠金融信贷资源占全部信贷资源的60%以上。比如今年我行安排了100亿元小微企业专项信贷资金,其中对30亿元额度明确要求执行央行同档期基准利率。与此同时,我行持续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推出多类普惠线上产品,将资金精准地投向小微等经济薄弱领域,提升客户融资体验度。
在绩效管理上,突出对机构发展普惠金融的政策倾斜,例如,将小微业务、制造业考核指标纳入各级经营机构年度考核,无论财务资源、KPI指标体系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实行“尽职免责”和“容错纠错”机制,让基层从“不敢贷”变成“愿贷”、“主动贷”。
践行普惠金融发展也促使我行加快转型,全面提升产品创新能力、金融科技水平、风控水平等,获得“普惠”背后的收益。以小微金融为例,比如,开发“选择权贷款”、“科创贷”、“租金贷”等具有普惠性质的融资产品,从“小”扶持的科创企业已有多家上市,长期的支持也让这些客户成为我行的战略伙伴;比如,创新获客渠道、营销方式和风控手段,开发多款线上秒贷信用类产品,将“短、小、快、频”的标准化普惠金融业务放到线上,平台化、批量化、集群化获客,全自动审批,实现小微业务效率的提升。以上举措,也能让我行积累更多标准化普惠样本,更好地基于大数法则去进一步改造流程、升级产品服务,更有能力去可持续服务小微企业,也更加有利于优化客户结构、夯实客户基础,为增强竞争力赋能。
中新网:近年来,诸多地方商业银行纷纷完善网点布局,通过自身的努力主动打通银行服务“最后一公里”,打造“家门口的银行”。温州银行是如何开展社区银行的规划与布局的?
叶建清:2014年,我行在温州地区设立首家社区支行,通过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增强金融服务向客户需求末端延伸能力,扎实推进普惠金融落地生根。至今我行已设立社区支行60家,管理个人客户超过14万名,管理客户总资产超118亿元。
在管理模式上,我行对社区支行实行总分支三级共管模式,总行战略支持、分行管理支持、就近的支行运营支持。社区支行主要开设在住宅区、市场商户、郊区城镇等人流量大但金融服务薄弱地区,配置了解区域特点的本地员工担任社区经理,并针对社区居民需求提供错时服务,打破传统“早九晚五”营业时间的局限性,旨在成为“家门口的银行”。
在产品体系上,积极响应市场需求,高度关注客户体验,专门开发了社区支行专属借记卡、专属理财产品等专项产品支持。另外,根据社区支行当地市场个人信贷业务发展的需要,开办个贷产品如“融易贷”、农户贷等业务,在支持“三农”业务发展、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建设方面贡献力量。
在服务效能上,顺应客户的金融需求和消费习惯,加大金融科技手段运用,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打造智慧银行。目前社区支行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电子渠道基础上,配备智能综合柜台、存取款一体机、网银机、发卡机、移动终端等设备,并提供7*24小时全天候金融服务,突破“一公里”服务半径。
在功能布局上,不仅仅只是打造一家“金融便利店”,更是构建“经营社区、融入社区、服务社区”的社区金融生态圈。一方面,主打社区温情服务牌,举办邻里活动俱乐部、小小银行家等社区非金融活动4000多场,服务居民26.7万人次。另一方面,从衣、食、住、行、娱、育、医、寿等日常生活场景入手,与物业、商户、街道等达成联盟合作,提供如教育培训、日用品销售、家政服务、快递服务等特色服务。
在延伸职能上,承接着代发养老金、代发薪酬、市民卡、代缴水电煤、代缴学费用等多项社会服务项目,成为群众家门口的政务服务“便利店”,为延伸“最后一公里”金融服务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触角。
下一步,我行将根据“上网、进城、下乡”业务发展战略,赋予社区银行的发展方向和经营功能:一是“智能化”,依托金融科技,深化“智慧银行”建设,无界延伸银行的服务触点,并探索社区集采服务作为银行数据的延伸,创新服务和产品。二是“差异化”,突出社区银行经营特色,在监管的支持下赋予更多业务范围,设立旗舰金融服务网点。同时,进一步挖掘社区需求,以温馨、舒适的客户体验取胜,打造适合社区居民的特殊功能银行,如便利店银行、咖啡店银行等。三是“接地气”,机构向下延伸,新设社区支行主要布局县域、乡镇等区域,深耕农村市场,不断加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力度,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可得性。
中新网:伴随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金融创新已成为银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温州银行在金融创新领域做出了哪些探索、取得了哪些成绩?
叶建清:在金融创新上,我行一直秉承“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理念,持续探索更适合客群的融资模式、服务手段、信贷产品及担保抵押方式。以小微金融为例,我行面对民营小微企业缺乏合格抵押品的融资难题,主要帮助他们盘活那些“看不见”、“抵不了”的资产。为此,我行创新推出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影视著作权质押贷款、商标权质押贷款、银税贷等产品,将企业拥有的版权、商标权、著作权、纳税信用等无形资产变成“真金白银”,并成功扶持创力股份、正栩影视等公司成功上市。另外,面对企业所拥有的非标准类抵押物,推出“定制式”的金融产品。例如小水电站是一项优质资产,但由于资产构成复杂,不为银行所接受,我行通过房产抵押、电费权益质押和合理的资金测算,打造了小水电整体资产质押贷款品种。
去年,我行专门成立了创新管理委员会,设立了产品研发中心,进一步从传统“以产品和渠道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
在个体层面,构建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比如,去年,我行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关部署,专门成立了科技支行,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阶段的科创企业具有截然不同的金融需求和风险特征,为此,针对初创期的科技型企业,资金需求小、担保能力弱,我行会重点提供小额信用类贷款,主推普惠贷、创业担保贷、信保贷、房产抵押贷等产品;对成长期的科技型企业,市场已初步扩大并具备了一定经营特色,主推知识产权、商标权、专利权、应收账款等质押贷业务等产品;对成熟期或转型期的科技型企业,经营业绩良好,存在一定的股权性融资需求,将会重点研发推出中长期贷款与资本市场对接期产品,如投贷联动、股权质押贷、上市信用贷等。
在全局层面,以产业链的高度和视角来分析各个企业在整个供应链生态中的具体角色和位置,依托产业链生态场景提供相应的结构化金融服务。以小微园金融服务为例,2016年,我行比照住房按揭,首创了浙江首单预售模式下的十年期园区厂房按揭贷,二成首付,八成按揭,余款10年分期,被推广应用至全省乃至全国,至今已为全省5个地市的13家小微企业园的入园企业提供授信超50亿元。而针对小微园运营商面临开发、建设、运营等环节中的各类资金难题,我行与浙江省经信厅和小微园运营商达成战略合作,打造小微企业园综合服务银行,通过嵌入小微园区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从单一“资金提供者”转变为“全产业链综合金融服务提供者”,全面覆盖小微园发起、建设、运营,到企业购房、生产、采购、研发、销售、物流、仓储等各个环节。
温州银行的金融创新还体现在普惠金融的数字化探索中。金融未来的发展是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通过线上化、智能化、数字化的服务升级,实现业务“上网”。为此,我行以金融科技为驱动,探索解决传统金融服务风险成本和固定成本的“两高”难题。比如我行近期推出的线上小微贷款“秒贷”产品“温享贷”,就是整合税务、征信、工商、司法等多维度数据,基于大数据平台、审批模型、风控预警等系统支持,形成对小微客户资信行为的精准画像,贷款额度、贷款利率、贷款期限等均由系统自动运算分析,实现全线上申请、审批和放款。小微企业主只要在手机上“点一点”,不到10分钟就能贷到款,而且是纯信用贷款。上线5个月,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已有1000余户小微企业获得6.5亿元信贷支持。
中新网:去年以来,温州银行稳步推进机制体制改革,着力提升企业综合实力,请简要和我们介绍一下具体的实施成果。温州银行对未来的规划又有何战略蓝图?
叶建清:我行按照温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将加强党的领导和深化市场化改革作为深化金融改革的重点,全面推进机制体制改革,确立了党委在公司治理结构的领导核心地位,构建全新的公司治理和业务治理组织架构,成为浙江省城商行将“坚持党的领导”落到实处的先行者和践行者。
一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改革了原先“两会一层”分层治理的模式,坚持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全面实现党委对全行工作的统一领导;改革了原先内设机构和分支机构的从属和接受经营层领导的关系,全面调整为从属于总行领导班子管理、接受总行党委领导,扎实推进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深度融合,全面确立党委在经营管理中的第一性地位;改革了原先的干部管理体制,由原先经营层管理任免干部全面调整为党委管理任免干部,全面确立“党管干部”原则;调整建立了党委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党委宣传部、党群工作部、纪检监察室等5个党委工作机构,党委各部门与关联行政部门合署办公,实现“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推动党政充分融合,全面构建党委工作体系;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按照“支部建到部门上、支部建到支行上”的原则,重新按部门、支行独立建立了159个党支部,全面优化基层党组织建制。通过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体制机制,温州银行形成“党委领导核心、董事会战略决策、监事会依法监督、经营层授权经营”的现代公司治理体系,党委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充分体现。
二是全面提升公司治理和业务治理。在温州市委组织部和市金融办党组的指导下,由温州银行党委领导、董事会实施我行高级管理人员市场化选聘,专业化职业经理人团队搭建全面完成。开展“两会一层”换届,引进更加高层次和专业化的人员出任独立董事和外部监事,“两会”的决策视野、能力、效率明显提升。以商业银行价值创造过程为基本逻辑,全面改革了温州银行组织架构,重新设置了10个业务治理委员会、四大实体职能部门系统,打造“强大总行”,提高决策执行能力。
展望未来,温州银行将致力于实现“发展成为一家受人尊敬的银行”的愿景,继续实施“个十百千”党建工程、“上网、进城、下乡”业务发展战略、“1+3+6”区域发展战略,打造客户称心、员工专心、监管放心、股东开心的“四心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