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省工信委获悉,截至“十一五”末,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和资产总额双双突破万亿元大关,实现了翻番。主营业务收入继2006、2007、2008年连续3年跨越5000、6000、7000亿元台阶后,2010年再上万亿元台阶,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工业企业资产总额达到10406亿元,是2005年的2.1倍。
“十一五”期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58万亿元,比“十五” 翻了一番;继2008年增加值跃上3000亿元台阶后,2010年实现增加值再上4000亿元台阶,实现了新的突破。“十一五”期间实现利税9000亿 元,利润5851亿元,分别是“十五”的1.8倍和1.7倍。规模以上企业由“十五”末的2723户增加到“十一五”末的4895户;年主营业务收入50 亿元以上的企业由10户增加到20户,年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由40户增加到100户。装备、石化、食品、医药、林木、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主 营业务收入均实现了翻番。到“十一五”末,地方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等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了翻番,利润实现了翻两番,占全省 工业的比重达到55%、28%和29%,分别比“十五”末提高了21、16和23个百分点。全省工业经济总量跃上了新台阶。
工业运行保障能力稳步提高。“十一五”时期,省工信委加大了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运行调控,加强煤电油运气的协调保障工作,积极开展融资担保服务,确保了“十一 五”目标的完成。煤炭产量稳定在1亿吨水平;发电装机接近2000万千瓦,比“十五”末增长60%;累计完成铁路货运量8.2亿吨,比“十五”增加 15%。“十一五”期间,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累计为12000家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总额达565亿元,首期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成功,20多户中小企 业在国内外资本市场实现上市。
结构调整升级成效显著。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了结构优化升 级。轻工业产值比重由2005年的17.86%提高到25%以上,制造业增加值比重将达到40%左右,比“十五”末提高12个百分点,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 入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到10%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非公经济所占比重5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地方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占全省的比重 分别达到55%、28%和29%,比“十五”末提高了21、16和23个百分点,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炼铁、炼钢、电解铝、铁合金、焦 炭、玻璃、造纸、水泥、酒精、味精、柠檬酸11个行业全部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目标。
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已达111家,其中国家级10家。1.5万吨水压机、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重型数控机床、大型电 站空冷系统等一批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创新成果享誉国内外,哈飞、东安、东轻等为神舟系列载人航天器及嫦娥探月工程提供重要部件,汽车、发动机、航空产品等 基本形成系列,“龙江制造”地位显著提升。
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制定出台了《省政府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实施 意见》等一系列含金量较高的扶持政策,推进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健全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 改善。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达到59个,指导建立了26个公共服务平台,400户成长型中小企业得到较快发展,形成了涵盖13个市(地)、农垦、82 个县(区)及270个骨干企业的中小企业信息网络体系。预计到2010年底,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可实现4900亿元,5年迈出三大步,连续跨越3个千 亿元台阶,比“十五”末增长1.5倍,年均增长20.3%,占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由“十五”末的35.3%提高到49%。
工业节能降耗 成效明显。组织实施全省工业节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我省列入国家千家企业节能行动计划的25户企业累计实现节能量550万吨标准煤,完成 “十一五”目标 计划的154%。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下降25%的节能目标,2010年预计同比下降6%左右,5年累计降幅超 过30%。
(魏林 官英敏 记者王玮)
参与互动(0) | 【编辑:高涛】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