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浩浩荡荡的农民工大军中,80后、90后已经成为主体。和父辈相比,这些年龄在18岁至30岁的“新生代”农民工,对农村和农事并不是很熟悉,他们更渴求融入城市。
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了我省举行的几场招聘会,走近新老两代农民工,探寻了他们的职业意愿和求职动向。
●老一代农民工挣钱-回乡-盖房
西宁汽车站的候车大厅里,刚刚下班车的老侯忙着联系在西宁的同伴。四十出头的他过年前在老乡的介绍下,在一家地板销售企业做了一名安装工。
老侯是典型的“老一代”农民工。10年前,他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老家到省城做木工,一个月也挣不了几个钱,农闲的时候搞点副业。后来,老侯又去广州、深圳打拼了几年。年龄大了,落叶归根的情怀越来越重,终于,他在西宁找到了一份薪水还算满意的工作。“我现在一个月能挣两千多块钱,除了日常开销,省吃俭用一些每月能存一千多块钱。”看得出来,老侯是一个很会过日子的人。
“儿子大了,盖新房娶媳妇的事耽搁不得,生活有压力,就得想着法儿挣钱。”在老侯看来,自己背井离乡“勒紧裤腰带,有活拼命干”的外出打工无非是为了挣钱,让家人生活得宽裕些,让下一代能过上更好的日子。
像老侯一样的农民工还有很多,他们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一年的大部分时间在城市里辛勤打工,可他们的根却在农村。“我们是季节工,农闲的时候出来打工,农忙了就得回去,至少得把一年的口粮保证了。”老李的一席话,折射出的是老一代农民工的观念,在这一代农民工身上,有着“农民”二字深深的烙印。
●新生代农民工进城-挣钱-留下
和老侯这样的老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可谓“面朝城市的一代”。他们大多在城市里接受了“成人礼”,懂得怀揣技术上路。就业的门路宽了,技术过硬了,就业观念自然也发生了改变。
今年49岁的厨师老刘带着刚毕业的儿子在西宁的一家酒店工作,希望儿子能在实践中学到更多手艺。
“为了你,我得辛苦一辈子。”老刘感慨道。
儿子笑着说:“谁叫你是我爸爸呢!”
老刘边走边自言自语:“给你创造条件,就盼你过上好日子呀!”
儿子自信地拍拍胸脯:“等攒了钱,我们也在西宁开家餐厅。”
这是父子之间,同时也是两代农民工之间颇有意思的对话。
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单纯挣钱的目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转向“挣钱、见世面、谋发展”等多重目标。
徐晓强今年23岁,在城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家企业做操作工,他说自己来西宁打工的目的就是“挣钱买房子留在西宁”。现在,8小时工作时间之外,他会约上工友或在西宁的老乡去唱歌、逛街。他们已经融入了城市生活,并且目标也很明确――买房,留在西宁。
在新生代农民工身上,“农”的痕迹已少见踪影,体现得更多的是“工”。
●两代农民工怀揣创业梦
创业,自己给自己打工,自己当老板。不论是老一代还是年轻一代的农民工,都在憧憬着美好生活和自我发展。
据海东地区就业服务局副局长颜敏介绍,从单纯的挣钱向创业的转变是近年来海东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最突出的特点,全省各级就业部门通过劳动技能培训、搭建融资服务平台,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记者了解到,去年,海东地区培训后成功创办微小企业或改善经营的有1604人,实现自谋职业的250人,创业成功率达70%,带动开发就业岗位4010个。
去年,我省向5246名下岗职工和农民工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8015.5万元,全省累计向14730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创业农牧民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8220.7万元。
“如果没有政府提供的小额担保贷款,我也没办法开这个小店。”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小马在小额担保贷款的帮助下,开起了自己的文化用品商店。采访中,不少成功创业的人都说,“小额担保贷款给我帮了大忙”。(作者: 李莹 幼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