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合同计算,他替人储存5库的白菜能有20万左右的收入。但实际情况是,当韩红涛致电客户敦促出货时,客户却说白菜不要了,用来充当冷库费。而以当日0.11元/斤的净菜价格计算,这1200吨损耗率在50%以上的白菜市值约为13万元左右,“光算库存电费,我还要赔将近10万元。”韩红涛同时表示,外地客商赔得更多,“至少要赔150万以上。“库存的成本价最低是5毛钱一斤,现在是5毛钱一袋,一袋有五六十斤,基本上毛出库价就是一分钱一斤,你算算能不赔吗?”
其实,当地每一个存白菜的冷库主日子都不好过。为避免“白菜塞库”的悲剧在自己身上重演,金乡当地的冷库主近几天的工作几乎一样———天天打电话催客户过来卖白菜。然而,得到的答复也都是一样的———以菜抵费。有库主向记者表示,目前,金乡冷库中储存的白菜仅渔山还有几十库。这些白菜的出路,成了库主们最关心的问题。“你们记者能不能帮我们找找出路。”库主们无奈的眼神中透着迫切。
谁导演了这出“悲剧”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相对于目前的处境,春节前的白菜还是身价倍增的香饽饽。去年11月份,正值白菜的收获季节,大白菜在大多数城市里都卖到了每斤一元以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当月菜价中,大白菜价格上涨到了1.33元/斤。
当时,在韩国的泡菜危机与物价不断上涨的背景下,全国各地的客商蜂拥进金乡、肥城、河南等白菜产地,刚刚收获的原菜收购价格达到了三毛五一斤,后期甚至涨到了四毛。大多数的囤积商就是在那个时候收购了大量的白菜。而事实是,除了收购时暂时炒高了进价,不久,白菜价格非但没再高过,反而是一路走低。
韩洪涛告诉记者,去年所有收购白菜的客商都是在收购完成之后就开始赔钱,没有任何翻身的余地。即便在春节期间,白菜净出库价也不过0.24元/斤,仅为成本的三分之一。
反思赔钱的原因,一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冷库主认为,由于2009年白菜价格较高,造成去年各地白菜产量充足,但韩国泡菜危机加上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冲昏了很多客商的头脑。于是,这才有了现如今的难堪局面。其实,像过去囤积商们在诸多农产品上的“遭遇”一样,白菜价格的大起大落只不过是换个品种的“昨日重现”。
一冷库主称,2005年前后,金乡掀起炒作洋葱的热潮,但后来因价格暴跌,多数囤积大户留下成库的洋葱后逃之夭夭。库主们担心洋葱腐烂后污染冷库,不得不雇人将洋葱倾倒在河沟中。而2007年末,这一幕又发生在大蒜市场中。当时,金乡蒜价一度跌至4分钱一斤,有赔得精光的囤积商留给库主数以吨计的大蒜充抵冷库费。
“大蒜保存时间可达两年,洋葱和白菜都做不到。”赵建华称,再过一段时间,到蒜薹收获的季节,仍未出货的白菜或都将被扔至荒郊野外。采访中记者发现,在通胀压力依然很大的这个春天,在被库存了3个多月之后,白菜成了最不值钱的东西,“白菜价”名副其实。
兴始于冬初,破灭于春萌。短短三四个月的时间内,一场希望通过白菜而发财的大规模囤积行动,终被证明仅是一场梦而已。
文/片 本报记者 黄广华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