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PMI回升与当前经济趋稳态势一致

2011年04月02日 10:10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目前生产指数与新订单指数较为接近,反映出当前产需衔接较好。这种态势如能发展下去,有利于国内市场较为平稳运行、避免价格剧烈波动。

  4月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3.4%,环比上升1.2个百分点。在连续多月回调之后,本月PMI首次上行。

  “3月PMI有所回升,主要是季节性因素。”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告诉记者:“总的来看,国内宏观经济增长恢复到比较平稳的趋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分析认为,PMI指数在连续3个月回调以后,本月出现回升,与目前经济增长逐步趋稳态势一致。但1至2月份投资增长高位稳定,出口与消费增长均现回落,总需求增长水平降低。如果库存在未来再出现调整,经济增长仍有趋降的可能性。

  从PMI的分项指数来看,唐建伟告诉记者:“企业生产和需求增长,3月份新订单指数和生产指数回升幅度较大。”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也指出,目前生产指数与新订单指数较为接近,反映出当前产需衔接较好。这种态势如能发展下去,有利于国内市场较为平稳运行,避免价格剧烈波动。

  在当前市场普遍预期3月份CPI将超“五”、通胀预期增加的背景下,与PPI关系密切的购进价格指数回落成为3月PMI分项指数中的一大看点。

  唐建伟认为,这一数据显示出价格上涨的势头有所减缓。他同时也指出,购进价格指数回落,其中主要是生活消费品价格指数回落幅度较大。数据显示,目前生活消费品价格指数回落到略高于60%,虽然仍然维持高位,但与其他产品购进价格指数多保持在70%以上相比,回落趋势比较明显。

  “就业的形势有所恢复。”唐建伟告诉记者。他指出,就业指数上升的幅度较大,与春节期间相比,“用工荒”的情况有所缓解。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指出,就业有所上升。本月从业人员指数为51.8%,比上月上升2.9个百分点。这是该指数经历4个月持续下降后明显回升,反映“用工荒”现象有所缓解。但从企业反馈的情况来看,一些行业“招工难”的现象仍然较为突出。

  由此也可以看出,我国近年来出现的“用工荒”,主要集中在一些具有技术含量的岗位上,这种结构性矛盾,需要通过对劳动力的培训才能真正得以缓解。

  唐建伟告诉记者:“仍然有两个问题需要关注,一是未来物价上涨的压力仍然存在;二是企业压力较大。”

  虽然3月份购进价格指数有所回落,但是未来物价上涨的压力犹存。唐建伟指出,3月份购进价格指数回落主要是生活消费品价格指数回落,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压力还是比较大的。近期原油价格涨幅还是较大。目前中东动荡局势看不到结束的趋势,对未来全球原油价格的上涨将产生影响。

  唐建伟称,我们最担心的问题是石油价格的上涨传导至粮食价格。2007年、2008年全球油价上涨就产生了这一问题。当原油价格超过100美元/每桶之后,会有很多企业用玉米生产乙醇来替代石油,这样就会导致以玉米为主的粮食价格上涨,我国CPI、PPI都会受到比较大的冲击。

  由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全球流动性泛滥,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升,国内输入性通胀压力日益增长。与此同时,在国内经济快速增长的需求拉动、流动性总体宽松的货币推动以及人口拐点临近带来的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今年上半年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仍然较大。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调查发现一些企业反映,当前油品和煤炭等能源类产品以及以玉米为主的粮食价格上涨势头明显;受日本地震和核电站泄露事件影响,一些电子元器件,诸如集成电路、晶元、半导体进口困难,货紧价扬,由此可能带来国内机电产品价格上涨。对这些可能出现的新涨价因素,要引起密切关注。

  物价上涨,尤其是PPI持续数月的“高位运行”,给微观层面上的企业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唐建伟指出,从微观来看,企业压力比较大,一方面,物价上涨带来企业生产成本的上升,另一方面企业资金紧张的压力。今年货币政策转为稳健,信贷紧缩,从企业角度来看,获得资金难度增强,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资金的压力更大些。3月份积压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明显上升,幅度超过4个百分点,显示出物价上涨以及企业资金这两个压力导致的结果。这是值得关注的。

  近期,由于成本上升,日化用品生产企业“集体涨价”的现象,告诉我们对于生产成本上升的问题不容忽视,如果传导到终端消费者身上,无疑将扮演推动CPI上涨的一大“推手”。

  <作者>=记者 庞东梅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