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4月10日发布的今年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累计出现10.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而去年一季度为顺差139.1亿美元,这是6年来我国首现季度贸易逆差。
实际上,长期的贸易顺差和整个经常项目顺差过大一直被外界视为中国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甚至近两年被西方媒体指责为“全球经济失衡的祸根”。
而衡量贸易顺差相对规模的常用指标是其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更常用的指标是经常项目收支差额占GDP的比重。这两项指标越高,国际收支失衡引发整个宏观经济失衡的压力就越大。如果是一个大国,这个失衡国家进而造成国际经济失衡的压力也就越大。这两项比重越低,则反之。
国内外对中国国际收支的普遍印象是经常项目收支和贸易收支差额占GDP的比重甚高,进而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迅速膨胀拖动了整个世界经济失衡。正因为如此,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管局局长易纲去年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次研讨会上表示,中国的政策是缩小整体经常项目盈余,贸易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都将瞄准这一方向,目标是把经常项目盈余占GDP的比例降至4%以下,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
然而,一旦我们将眼光移出近期短短数年的时间段,投向更为广阔的时间段,我们可以发现,在1990年~2010年这21年间,1990年~2004年这15年里中国经常项目收支差额占GDP的比重一直在4%以下,2007年达到10.6%的高峰后已经转入逐步下滑的通道。
所以,可以说,中国经常项目收支及贸易差额占GDP比重的升势已出现逆转。
观察数字可以发现,1990年~2010年间,中国贸易差额及经常项目差额占GDP的比重先后出现了3次高峰:
第一次是1990年~1991年,这两年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分别为2.2%、2.0%,经常项目收支顺差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1%、3.2%,消费价格指数涨幅分别为3.1%、3.4%。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全国掀起了“胆子大一点、步子快一点”的高速增长之风,资本设备等进口猛增,贸易顺差锐减;1993年甚至出现了122.15亿美元贸易逆差,这个高峰也就结束了。
第二次是1997年~1998年,这两年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分别为4.2%、4.3%,是1996年同一指标(1.4%)的3倍以上;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9%、3.1%,是1996年同一指标(0.8%)的4倍左右。但正是在这两年,中国急剧坠入通货紧缩。
第三次是2005年~2008年,这两年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分别为4.5%、6.5%、7.6%、6.6%;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分别为7.1%、9.3%、10.6%、9.6%;消费价格指数也在2007、2008年攀上了4.8%和5.9%的高峰。
然而,自从2009年以来,中国贸易顺差和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已经显著下降。2009、2010年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分别为3.9%和3.0%;2009年、2010年上半年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分别为6.0%和4.9%。
鉴于中国GDP仍将维持7%以上的增速,而贸易顺差还将继续缩小,加之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预期,预计中国贸易顺差和经常项目顺差占GDP的比重还将继续下降。
去年3月、今年2月中国两度出现多年未见的月度贸易逆差,就向世人预示了这一点。
在这种情况下,过高估计贸易顺差对我国输入性通货膨胀的贡献无助于我们对症解决通胀问题。不仅如此,强调中国经常项目收支差额占GDP比重过高者往往也力主“人民币汇率低估论”,国外人士的这一特点尤其明显。但是,如果按照他们所主张的那样采用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中国GDP规模,由于分母大幅度膨胀,计算出来的经常项目顺差、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还将显著下降,恐怕已经低于4%了。
梅新育 (作者单位:商务部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