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限价令再度发出 食用油何去何从?

2011年04月15日 08:59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限价令再度发出 食用油何去何从?
    发改委对食用油企业的两道限价“令牌”,未来或呈现两种可能性,或是待6月份第二次限期结束,再发第三道;或是接受生产企业价格上涨的申请,但在涨幅上给予限制。可不管怎么看,至少从目前的产业背景现状看,它仍是一个暂时的惠民举措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食用油暂时不涨价了。”这两天居民们相互传递着这样一个好消息。

  继方便面、日化产品、白酒等消费品企业后,食用油企业本周已经证实接到了第二道限价“令牌”。距2010年11月底国家发改委限价小包装食用油的最后期限刚不过半月,第二道限价“令牌”便再次以约谈的方式发出,此次限期初定为2个月,也就是说,6月中旬之前,食用油价格还将维持原状,不能涨。

  摆脱不了的“魔咒”

  虽然包括食用油行业在内的众多被约谈的企业对发改委的限价举措持有意见,但发改委方面表示,约谈的主要目的是防范可能存在的、以涨价为目的的违法行为,政府没有利用行政手段干预企业定价。那么,限价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记者从发改委副主任不久前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发现,发改委认为食品价格上涨是当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最主要的“推手”,如果农产品价格涨幅过大,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的调控目标就难以实现。由此多少可以看出发改委此番再度限价的根本原因所在,通过对众多可能存在涨价趋势的产品进行定价“干预”,既为政府努力控制通货膨胀上扬态势出一份力,同时也稳定了百姓对通胀的不满情绪。

  CPI不断创新高正在考验着政府以及民众的承受力。

  财政部副部长李勇近日撰文表示,从本轮物价上涨的情况看,尽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比前几轮通货膨胀涨幅小,但治理的难度可能更大,形势可能更严峻。自2010年1月以来,CPI节节攀升,特别是自三季度以来,已连续5个月高出3%的警戒线,11月份同比上涨5.1%,涨幅创28个月新高。今年以来,前两个月的CPI同比增长4.9%。本周五,统计局将发布3月份和一季度的各项宏观经济指标。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宏观经济处处长王军等学者表示,3月CPI肯定会“破五”,而且这种高位至少会持续到年中。

  在这种背景下,一部分观点赞同目前的行政干预,因为食用油价格的稳定,将有利于相关的下游行业,包括食品行业、餐饮行业的价格稳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稳定物价做出贡献。另外,食用油是老百姓生活的必需品,其价格的稳定还关系到民生的稳定,所以,必须严控。这并不是政府利用行政手段干预企业定价,而是防范可能存在的涨价违法行为,符合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

  货源充足 价格稳定

  记者日前在北京几家连锁超市调查发现,货架上的食用油货源充足,价格稳定,以绿宝品牌为例,5L装玉米油和5L装花生油的价格在65.9元至89.8元之间;多力5L花生油和橄榄油之间的价差也在20元之内,价格区间在95至112元之间。

  调查发现,与去年同期相比,超市货架上的食用油品牌较为单一,这一现象在中型连锁超市尤为明显。记者分别走访了两家连锁超市巨头,两者在北京分别拥有20余家及40余家门店,结果发现,食用油货架规模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缩减,且主要被金龙鱼、福临门、绿宝、多力等知名品牌占据。整个食用油货架上品牌不超过7个,其中3/4被中粮集团、益海嘉里、丰益国际旗下品牌所占据。

  另外,在促销价格种类的食用油中,也存在一定局限,小幅优惠促销的食用油,基本上都是原价70元以上的5L桶装产品以及个别原价20元左右的1L装产品,大品牌食用油,除新打入市场的个别品牌外,均无任何优惠。

  记者随机发现,某超市1小时之内的不到10余位关注食用油货架的消费者,只有3位挑选了食用油,其中一位选择了50元左右的调和油,一位选择了打折促销80多元的某品牌花生油,一位选择了价格更加低廉的大豆油。而其他人则在观望后离开。

  总体而言,与去年同期相比,在连续几个月限价影响下,消费终端市场中的食用油品牌种类变少了,货架均被大型企业品牌占据,二三线品牌渐渐退出消费者的视野,而且可打折促销的品种和数量也少了。依此是否可以做出判断,上述现象间接印证了去年限价以来曾有媒体报道“食用油企业大面积停产已现先兆”的传闻呢?反观企业,他们所说的价格倒挂现象是否真的存在呢?

  行政、市场孰为重

  油企正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上游原材料价格依然高企,海关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进口大豆1096万吨,减少0.7%,但每吨573.9美元的均价,却同比上涨了25.7%。在12日,外媒报道“中国将以每吨3500元人民币价格出售300万吨国储大豆,此价位低于进口价”,在这一基础原料利好消息的影响下,广东地区一级豆油价格有了小幅回落,价位区间回落至10300-10350元/吨之间。而当前的实际销售价格只有9000多元一吨,令企业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据业内人士分析,按一家大型企业的正常生产量来看,10万吨大豆原材料只能维持半个月至1个月,据此估算,国家放量300万吨优惠价格的大豆,假设全部给一家大型食用油生产企业,最多也不过维持1年时间。截至12日,大豆价格最低仍处于3720元/吨的高位,依此不难推断,不管是基本原材料大豆,还是豆油,在这300万吨国储大豆被各企业消化完毕之后,仍将会在高位徘徊。

  对于被限价的企业,国家在今年1月份给予了一定的补贴。但有企业表示,补贴仅够半个月的市场供应量,远不能弥补当前食用油价格倒挂的损失。

  记者了解到,除了原材料上涨的压力,生产厂商在销售终端也面临着很大的成本压力。以大型超市为例,各厂家都会花钱在各超市安排专职销售人员,他们的基本工资在1000多元,提成则按厂家、品种的不同,有按销售1桶提成,也有按销售1箱来提成。提成的比例从每桶5角到每桶几元不等。

  反对人士指出,如果一味靠行政命令压制食用油价格,实际上是治标不治本,并且暗含着隐忧。因为行政手段的过度干预将使市场调控机制长期无法发挥作用、市场的定价机制扭曲,一旦销售价格与市场实际价格过度背离,其潜在的涨价压力就会达到极限。限价令结束后,一旦出现价格反弹,恐怕再动用行政命令也无法控制,食用油价格会呈井喷式增长,这是我们必须警惕的。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积极发挥市场杠杆的调节作用。

  在我国食用油原料70%仍依赖于进口的现状之下,发改委对食用油企业的两道限价“令牌”,未来只会呈现两种可能性,或是待6月份第二次限期结束,再发第三道;或是接受生产企业价格上涨的申请,但在涨幅上给予限制。可不管怎么看,至少从目前的产业背景现状看,它仍是一个暂时的惠民举措。

  记者 苏海晏见习记者 孙永剑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何敏】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