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龙:美元霸权 经济复苏
不甚明朗的全球经济复苏态势使后危机时代充满了不确定性,全球投资者变得更加谨慎、保守。相对欧债而言,美国国债自然成为具有优势的投资产品。一方面,美元仍然在国际货币中占有着绝对主导地位,欧元的“风雨飘摇”更加衬托出这一点。尽管美元汇率存在着下行的可能,但正常的汇率波动是在投资者的预期和承受范围之内的。另一方面,虽然美国国债的总体规模已经较高,但2011年底的一些数据显示其经济复苏正在企稳,为国债的安全性注入了强心针。因此,进入2012年,美债成为众多投资者能够抓到的“诺亚方舟”,也许它也有疮有孔,但相比较而言恐怕已经算是安全的了。
吴军:炒作美债 降低成本
美元大量流落在世界各国、特别是中国等亚洲国家。美元的贬值趋势,欧美的零利率政策,增强了持有大量美元者投资保值的需求。相对于欧债危机带来的欧元贬值趋势,美债的安全性要强些。因此相对而言,购买美债可能是持有大量美元而急切间难找其他保值出路者的一种次优选择。不过,格罗斯之类的炒作美债,倒很有利于美国政府降低发债成本。
彭兴韵:比较优势 大到不能倒
首先,市场对欧元前景的担心甚至恐慌日益弥漫,其他国家债券市场规模都相对较小,市场分割性较强,或资本账户受到相当程度的管制。而美国,在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下,恰恰具有生产流动性相对较高的债券市场的比较优势。其次,美联储采取的新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改善了债券利率期限结构,这会提升中长期债券的价格和债券投资者的相对回报。第三,美国经济近期出现了一些恢复迹象,失业率持续数月下降、消费者信心明显恢复,增加了投资者对美国前景的良好预期。第四,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使得美元债券在面临全球性的不确定性时获得了其他政府债券所无法获得的优势。对于全球经济而言,美元储备资产(主要是美国政府债券)“太大而不能破产”。
警示无力的国债钟
如今,天文数字的美国国债如同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头顶。这个如今几乎与美国GDP总值持平的数字,每天在纽约时报广场附近的国债钟上不停跳动,紧扣着人们担忧的心。
美国国债钟设立于1989年,由纽约商人西摩尔·德斯特赞助安装。在国债钟的电子显示屏上实时显示着美国联邦政府债务总额和每个美国公民应承担的平均债务额。西摩尔·德斯特希望借此让美国人时刻关注政府的巨额债务。
国债钟设立之初,美国国债总额为2.7万亿美元。2000年9月,由于债务情况的频繁变动,国债钟曾一度被迫停用,债务总额也曾一度定格在5.7万亿美元。2002年,国债钟重新安装启用,债务总额达到6.1万亿美元。
自2002年以来,美国政府债务额快速增长,债务上限上调了10次,债务上限的数值扩大了2.2倍。2005年,美国国债突破了8万亿美元大关。2008年10月8日,途经国债钟的路人发现了异常情况:由于国债钟最初设计时,仅能显示13位数字,国债钟电子屏上的“10万亿”打头数字“1”,挤进了左边显示美元符号的空格中。就在这一天,美国国债数字突破10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0.02万亿美元。2009年9月5日,调试成功的国债钟重新“上岗”,新的电子显示屏增加了两个数位,可以容纳15位数。2011年5月16日,美国国债再次触顶,达到国会所允许的14.29万亿美元上限。2011年8月2日,美国国会对政府债务上限上调了2.1万亿美元。截至目前,美国国债总额达到约15.2万亿美元。
时间分秒逝去,国债钟数字也节节攀升。20多年来,美国国债总数由1989年的2.7万亿美元到现在的约15.2万亿美元。国债钟的鲜红跳动似乎并没有遏制住美国政府不断发债的躁动,高悬于空中的国债钟的警示也显得苍白无力。(王 凯)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