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村青年创业遭遇“行路难” 浙江省人大代表对症施策
中新网嘉兴1月30日电(胡丰盛 胡小丽)回农村创业被不少人美化为诗意的田园生活,但现实还有另一面,如培育农产品的过程中,会遭遇技术瓶颈、资金困难,或优质的产品卖不出好价钱……针对此,30日,在浙江省“两会”召开期间,人大代表及列席人员就顶层设计、平台搭建、资金支持等方面,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这些年,虽常有大学生放弃高薪工作回归农村创业,年入百万的新闻也时常见诸媒体头条,但就乡村振兴而言,显然远远不够。
作为一名返乡创业10余年,从事水产养殖的浙江省人大代表杨珍预见到的问题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深,农业从业人才将出现断层,“未来,谁来端起国人的饭碗?谁来改变农业农村?”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33条政策措施,农村基层的众创平台“星创空间”首次出现,服务对象为“现代农业和新型职业农民”;与此同时,各地也或多或少推出了支持青年回归农村创业的政策,可真正扎根农村的青年创业者依旧有限。
主要原因是,“当农民”赚不了钱,而平台又未充分发挥作用。
数据显示,从2010年至2018年,农药、人工工资、土地租金等成本要素均在上涨,如人工工资在8年间,几乎上涨了2倍,农产品价格反而在下跌。在不少代表看来,这种现状降低了青年回归农村创业的积极性。
针对该问题,列席参加嘉兴代表团的浙江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主任邵峰表示,当下,整个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已经从“有没有”转向了“好不好”,“在这种情况下,浙江好山好水生产出来的好产品有机会能卖出好价格。”
“但仅靠传统的批发市场显然无法达成。”在邵峰看来,批发市场里好坏难分,因此需要搭建一个高档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对农产品市场进行细分,对农产品实行品牌营销。
列席嘉兴代表团的嘉善尚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军表示,实现乡村振兴,四类人是关键,即企业经营者、青年大学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过程中面临重新选择职业的工人、体制内的专家。
其中,孙军反复强调,“千村示范、万村整治”过程中面临重新选择职业的这批人,主要是腾退“低散弱”企业的工人,他们既了解农村、习惯农村,又具备一定的现代职业技能,很有可能成为乡村振兴中的主力军。孙军建议有关部门可以建立这些人员再就业信息库及动态管理机制。
孙军希望除了牵头的科技部门,能有更多部门加入进行联动,完善顶层设计,让这个平台真正发挥作用,“因为现代农业除了产前阶段的技术投入,产后的销售、品牌打造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完)
专题:2019年地方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