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地区公安干警坚定履职驻守边境线 流动的生命界碑
新疆阿克苏地区公安干警坚定履职驻守边境线——流动的生命界碑
本报记者 乔文汇 通讯员 高泽斌
在初夏时节晨光的沐浴下,远方的天山托木尔峰仿佛披着一层轻纱。在海拔2000米的新疆温宿县博孜墩柯尔克孜民族乡破城子边境检查站,公安干警正在早训,清脆的哨音划破了寂静的边境线。
阿克苏地区的边境线长、地形复杂,一批批边境公安干警和群众护边员常年驻守在边境一线,早已成为这里流动的生命界碑。“边境线上,一草一木都代表着祖国的主权,一言一行都代表着祖国的形象,每时每刻都必须保持警惕。”这是边境公安干警和群众护边员的铿锵誓言。
乌什县英阿瓦提乡撒热木边境警务站,距离最近的村落约12公里。两年前,民警艾麦尔·玉色依乃克到这里工作时,警务站只是几顶帐篷。遇到大风沙尘天气,饭菜里全是沙子。夜间,强风挟裹着寒气钻进帐篷,大家只能盖着棉被靠在一起取暖。
温宿县破城子边境检查站则处于夏特古道“峡谷效应区”,大风和寒潮天气频发,冬季最低气温零下40摄氏度。由于工作特殊,公安干警们常年在险峻的山路上巡线,一块干馕、一袋榨菜和一壶水就是一天的食物。有些路段过于陡峭,马匹和汽车无法到达,他们便徒步翻山,在崎岖的山路上一走就是四五个小时。
去年5月份,有一支28人的探险队遇险,破城子边境检查站民警艾力卡木·艾尼瓦尔第一时间组织43名护边员开展救援。行进途中,多次遇到水流冲下的石块。在山洪频发的河谷,探险队员看到救援队伍,个个欢呼雀跃。“维护边境安全、解救危难群众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一丝一毫马虎不得。”检查站教导员赵正武说。
民警母之林已经习惯了“天没亮进山,天黑才到家”的工作状态。“其实,我们的业余生活也很丰富,打篮球、练书法、唱军歌,还有数星星。”谈到繁重的工作、艰苦的环境,母之林和同事显得很轻松。他们每10天采购一次物资,平时吃的蔬菜主要是土豆、洋葱、胡萝卜等,菠菜、生菜等不易储存的绿叶蔬菜只能两个星期吃上一次。
撒热木边境警务站周围原来没有植被,布满了乱石黄沙,日常用水需要两天外运一次。有一段时间,艾麦尔·玉色依乃克白天完成巡边任务后,晚上和同事在附近寻找水源,终于在距警务站3公里处发现了一处泉眼。此后,他们利用空闲时间挖渠、铺管,经过半个月的努力,终于喝上了泉水。
解决了饮水难题,艾麦尔·玉色依乃克和同事又开始种树。附近村民为警务站捐了100棵柳树、桑树、杨树和杏树,大家拉运泥土,浇水培肥,精心养护。“我们计划2年种下2300棵树苗,届时警务站周边就会形成一小片绿洲。”借鉴种树的经验,他们还开辟了一块菜地,种上了西红柿、西葫芦等蔬菜;羊、鸡、鸭等家禽家畜也在警务站安了家。
“护边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很光荣,在这茫茫戈壁上,边境警务站就是我们的家,我们要像树一样,扎根在这里!”艾麦尔·玉色依乃克坚定的话语,表达了阿克苏地区广大边境公安干警和群众护边员的心声。
乔文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