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会提出“高标准市场体系” 为中国改革明确方向
(经济观察)四中全会提出“高标准市场体系” 为中国改革明确方向
中新社北京11月7日电 (王庆凯)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指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北京分析人士指出,《决定》中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提法令人瞩目,为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明确了方向和目标。
何为高标准市场体系,《决定》明确,就是要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改革生产许可制度,健全破产制度。
在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看来,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还应健全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推动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中新社记者梳理发现,与在以往政策文件多提及建设“高标准市场经济”不同,《决定》提出的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意义非凡。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万喆向记者表示,两种提法是相通的,但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的理论升华,更具系统性思维、系统性战略和系统性前瞻,这是对中国经验的总结以及中国故事的阐述,也将是中国完成“两个一百年”任务的基础体系之一。
中国当前正处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换挡期”,如何在升级换挡中,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实现有活力、可持续、韧性强的增长,是当前体制机制改革和经济工作亟待突破的重点。
“标准本身就是最大的竞争力,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之一。”清华大学教授、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向中新社记者表示,高标准市场体系还应包含统一的市场、竞争有序的环境政策、对内外统一的标准等。“只有建设高标准的市场体系才能充分挖掘自身发展动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亦表示,如果没有高标准的市场体系,无论是对内高质量发展,还是对外进一步开放,都难以实现。未来,中国国内改革将以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为目标,破除行政壁垒,进一步开放市场,推动公平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在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方面,还存在着多个障碍待扫除。譬如,部分地方政府行政思路不到位,无法紧跟中央政策,以行政代替市场,分不清“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
除了地方政府的认识问题。万喆还指出,中国还应在法制化保障、信息反馈等方面下大力气为高标准市场体系扫清障碍。
实际上,这在决策中也有所体现。韩文秀在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新闻发布会上特别指出,全会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让“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相得益彰;《决定》也指出,要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探索建立集体诉讼制度。
刘世锦认为,中国要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接下来至少要从三方面着手。首先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不同所有制形式要能平等进入市场;其次要公平竞争,不论是国企、民企还是外企,进入中国市场都要得到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机会;再次就是要保护产权,特别是知识产权。
刘世锦还指出,当前中国的商品市场建设已经比较完备,下一步改革重点将是要素市场,包括土地市场、资本市场等。
“通俗讲,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就是不断与国际高标准规范相对标,但不忘中国特色。”胡鞍钢说。(完)
经济新闻精选:
- 2024年12月18日 15:20:42
- 2024年12月18日 10:03:30
- 2024年12月17日 09:33:57
- 2024年12月16日 13:22:33
- 2024年12月16日 08:34:50
- 2024年12月15日 20:13:20
- 2024年12月15日 20:09:20
- 2024年12月14日 18:11:09
- 2024年12月13日 13:24:02
- 2024年12月13日 1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