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景臻:高水平开放要求提高中国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
中新网北京12月24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银行副行长林景臻24日在北京出席由中新社举办的“国是论坛2019年会”时提出,高水平开放要求提高中国金融体系的国际竞争力。中国金融机构的全球化布局、综合竞争力、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水平等需要与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格局相适应。
十八大以来,中国金融业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为中国经济腾飞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市场市值世界第二,债券市场余额世界第三,保险业保费收入世界第三。单从绝对规模的角度看,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水平已经跻身全球领先行列。
“但金融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充分的问题更加突出,难以满足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林景臻说,经济高质量发展,对金融提出的六个方面的“新要求”:
——创新驱动发展要求,直接融资发挥更大作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最重要特征是创新大量涌现,产业迈向中高端,国际的经验表明直接融资尤其是股权资本是解决创新企业资金来源的最有效的方式,长期以来中国直接融资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要。
——经济结构优化,要求金融资源配置重心进行转移。经济高质量发展必然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模式变革,这必然要求金融服务重心的转移,目前中国金融资源更多集中于传统制造业和中低端生产性服务业,现代服务业和新型行业由于缺少重资产,往往难以取得融资,这阻碍了他们的转型升级的步伐。
——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提高金融供给的效率。目前大中小银行普遍求大、求全,传统的金融已经难以满足互联网时代居民随时随地的金融需求。
——共享经济的发展,对普惠金融提出了新要求。共享是未来中国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让经济的发展惠及居民群体,这就要求金融加大对民营、小微、“三农”等金融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金融机构要加大对金融扶贫支持力度,探索公益化和市场化相结合的金融扶贫新模式,帮助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化战略。
——高水平开放要求提高中国金融体系的国际竞争力。随着中国进入高水平开放的新阶段,对于金融业跨境服务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方面中国“走出去”需要金融“走出去”,另外一方面中国金融机构在全球化布局、综合竞争力、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水平,以及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能力,需要与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格局相适应。
——金融监管要跟上金融发展的步伐,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未来随着中国金融开放程度的提高,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将更多、更大,尤其是现代金融发展呈现出机构种类多、产品结构复杂、交易频率高、风险传递快,影响范围广等特点,金融风险外溢效应将更加突出。(完)
- 专题:国是论坛2019年会
经济新闻精选:
- 2024年12月18日 15:20:42
- 2024年12月18日 10:03:30
- 2024年12月17日 09:33:57
- 2024年12月16日 13:22:33
- 2024年12月16日 08:34:50
- 2024年12月15日 20:13:20
- 2024年12月15日 20:09:20
- 2024年12月14日 18:11:09
- 2024年12月13日 13:24:02
- 2024年12月13日 10:1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