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if]-->
直击财经大事 聚焦民生关切
2014年3月 第 7 期

新型城镇化启幕
   1亿农民工如何圆城市梦

   3月16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中国新型城镇化正式拉开帷幕。规划提出,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努力实现1亿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6年1亿农民工落户城镇能否实现?如何让农民工圆城市梦?

◆对新型城镇化道路内涵和特点的表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举措。统筹规划,完善城镇化战略布局;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主体权利平等化等。
◆提出不少新概念体现发展新思路:城市规划管理划定“三区四线”;建设智慧城市以“六化”为方向等……【详细
★以人为本,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
★优化布局:城市群为主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强调文化传承,彰显城市的特色和个性。
★制度改革,形成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详细
  • 市民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关键
  • 1978年-2013年,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但户籍的城镇化只有不到36%。这意味着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强调,只有进城的农民工转化为市民,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务和福利,才是真正的城镇化。

    6年实现1亿人的市民化应该可以实现,不过从就业等方面看,任务比较艰巨。公安部副部长黄明也表示,1亿左右的人落户城镇,是符合实际的,也是切实可行的……【详细

  • 落户大城市希望何在?
  • 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严格控制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规模。这也让不少人担心:农民工落户在像北上广等大城市是不是就没有希望了呢?

    黄明认为,不要说“就没有落户的希望了”,希望是有的,但这个希望不会像不会像中小城市那么大。优先解决好进城时间长、就业能力强的人口落户的问题,提高高校毕业生、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技术工人等人口的城镇落户率。特大城市也要进行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要按照公开、公平、有序的原则,通过积分制的办法,阶梯式的通道来进行落户,来合理调控落户规模和节奏。

    徐洪才也认为,农民工进入大城市还是有希望,但门槛比较高,数量少。比如通过积分制来差别化落户,但具体是怎么操作还有待明确。建议农民工进城落户务实一些,最好能就地或就近转换……【详细

  • 多来自民资 PPP模式大有可为
  • 财政部副部长王保安预计,2020年城镇化率达到60%,由此带来的投资需求约为42万亿元。这42万亿元更多的可能来自社会投资。

    原有城镇化建设主要依赖财政、土地的投融资体制弊端已显现,难以持续,亟需建立规范、透明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PPP模式抓住了有效解决城镇化融资需求这一关键环节,有利于吸引社会资本,拓宽城镇化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

    目前国内在建或完工的PPP项目涉及的资金大概有四五万亿元的规模,按城镇化资金的建设缺口,PPP大有空间。PPP能有效减轻政府债务压力,但城镇化建设推广PPP更需契约精神……【详细

  • 直接融资领衔多元化资金渠道
  • 规划特别提出,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券,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创新金融服务和产品,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城市战略室负责人叶伟春表示,必须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参与城镇建设的活力,创新资本市场服务新型城镇化的各项体制机制,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成立产业发展基金或私募股权基金引导民间资本投入相关重点基础设施和产业建设,借助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工具构建城镇化建设投融资体系。

    专家还建议加快创新试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私募基金支持城镇开发的模式,探索解决城镇建设的资金瓶颈问题……【详细

  • 政府支持而非取代市场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日前联合发布的报告建议,中国城镇化建设需要以市场为基础配置土地、劳动力和资本。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需要强化农民的产权,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城市土地分配也应该由市场价格来引导。工业用地可采用基于市场定价,将比重过高的工业用地转化为商业和住宅用地,这有助于鼓励服务业发展,降低住房成本。

    建设资金来源方面,改革财政体制,设置不动产税,提高城市服务价格,扩大地方财政收入基础。在中央政府建立的明确框架内,应允许地方政府直接举债。此外,环境压力同样可以通过市场化手段来化解。采用市场化的工具,如碳、空气和水污染以及能源使用的税收和交易制度,实现环保目标。世行副行长英卓华称,在新型城镇化模式下,政府应当支持而不是取代市场,应允许城市更有机更高效地成长……【详细

  • 杨伟民:推进城镇化要有历史耐心
  •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提醒,推进城镇化必须要有历史的耐心,不要把统计意义的城镇化率作为硬任务,不能靠行政命令急于求成,更不能搞大跃进、大干快上、一哄而起,盲目建设新城。应把握好“两个分工”:市场和政府的分工,以及中央和地方分工。

    市场和政府的分工,要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发挥好政府在创造制度环境、编制发展规划、建设基础设施、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治理等方面的职能。

    还应处理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央制定大政方针,确定体制框架,确定城镇化的总体战略布局,地方按照这样的大政方针扩大工作……【详细

  新型城镇化将是中国一项伟大的历史进程,6年间1亿农民工的命运或将被彻底改变。然而进程中需要户籍制度、公共服务、投融资体系等多方面制度改革的支撑。更值得警惕的是,靠政府推动、片面追求速度,摊大饼求规模的老路已经走不通。如何依靠市场主导城镇化及其资源配置,打造高质量、惠及更多百姓的城镇化,我们拭目以待。
编辑部
责任编辑 曾会生
专题技术 陈光华 李伟伟
E-mail:finance@chinanews.com
编辑部:010-57478259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