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门之谜待解:至少两度遭遇焚毁劫难(图)——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明德门之谜待解:至少两度遭遇焚毁劫难(图)

2010年09月26日 16:51 来源:西安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明德门复原图。(资料图片)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在不少西安高校大学生中流传的“新西安八大怪”里,有这么一条——明德有门却没门。话说的是,虽然“明德门”这一称谓在西安可谓尽人皆知,可谁也没有见过这个所谓的“门”。

  长安城千年兴衰为这座城市留下了无数历史印记,明德门门楼上那些承载记忆的砖石,却早已散落在市井,被荒冢黄土掩埋。当年“明德门”旧址,如今车水马龙,成为一个区域的代名词,越来越多的人用“租房热门地带”或是“西安成熟CBD”定义着“明德门”这个曾经雄浑的名字,而我们关于它过往历史的探寻,却因此显得格外艰难。

  隐没在杨家村中的遗址碑

  “师傅,您知道明德门遗址在哪吗?”从明德二路旁的明德门广场一路问到朱雀大街旁的杨家村口,虽然我们已经强调了“遗址”的重音,但不少人仍比划着身边区域,奇怪地反问,“这一片不都是明德门吗?”

  知道明德门的人很多,但知道明德门遗址的人却不多,在经历了不下六次的问路失败以后,杨家村村委会门房的杨大爷,终于为我们指明了明德门遗址的确切方位,“从‘杨家村’的牌楼往里走,第二个路口,右转,那一片都是。”

  按图索骥过了马路,穿过诸多水果摊、小旅店,和一个麻将馆,终于找到了“传说”中的明德门遗址——这是杨家村村南一片荒地,约为一个足球场大,四周都被围墙圈了起来,荒地中的野草已经有半人多高。西边围墙有一道铁门,不过大门敞开,而东边围墙颇“凄惨”,直接被凿出了一个人形的洞子,连接两个端点的地面被踩出一条小路,不难猜测,洞子应该是附近村民为求出入有条近道而凿开的。不少路人将这里当做了临时“方便”的场所,吸引来的蚊虫因此成了“盘踞”此处的常客。

  荒地西南角一根电线杆底下,明德门遗址碑跃入眼帘,这块碑石正面刻着“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明德门遗址”,背面则篆刻着这座门的曾经,“始建于隋开皇二年,唐永徽五年重建,是唐长安城的正南门,与皇城朱雀门,宫城承天门构成长安城南北中轴线。唐末毁于战火。”从碑文中还可以得知,明德门遗址于1972至1973年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第一工作队发掘。平面呈长方形,五个门道,门墩东西长55.5米,南北宽17.5米——这座碑,是在明德门遗址成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于1996年所立的。

  杨家村村委会的杨大爷今年已八旬,一生居住在杨家村的他告诉记者,与“杨家村”的“牌楼”修建年代大致相同,这片“保护区”的围墙是十多年前才围起来的,而上世纪70年代那次考古行动,他也是见证者之一,“考古队那次来的人不少,从1972年秋天,一直干到1973年的新年,他们在里面挖,附近很多村民就跑去看热闹,最后就看他们挖出几个大坑,听说还发现了刻着花纹的墙砖之类。但不知道为什么,最后又把那些大坑填平了。”

  杨大爷说,在考古队发掘之前,村里人大多不知道这地方曾经有座雄伟城门。“南郊这一带当年还是农村,很荒凉,不是庄稼地就是坟地,谁能想到呢?”而在那次考古行动之后,纵使城市化的步伐一步步逼近村子,村民们也陆续在周围盖起了小楼房出租,可这片地依然保持着庄稼地的状态,“当年考古队走后,这里就立起一座石碑,上面写着是明德门遗址,村里晓得不能乱动呢。”杨大爷说的这另一块石碑,在荒地的正中央,如今已经被杂草完全湮没了。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