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资料图片)
三毛与荷西(资料图片)
师永刚《三毛1943-1991》
师永刚
三毛离世20年纪念活动纷起
《三毛1943-1991》作者师永刚谈三毛
今年是三毛辞世二十周年,那些热爱三毛的人们,用歌声、用文字,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个奇特女子的怀念:她的作品被重新编排再版,在纪念她离世20年的展览中,她穿过的衣服、亲手粘贴的相册、与荷西的结婚纪念物悉数展出,甚至有人希望像她那样来一次环球旅行,去一次撒哈拉沙漠。20年过去了,三毛依旧活在许多人心中。
不过,在一个被印象化、故事化了的三毛背后,究竟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些故事,又如何告诉人们一个更生活化、更加真实的三毛?本报记者日前在京专访了《三毛1943-1991》作者师永刚,听他讲述他所了解的三毛,和三毛那些少为人知的故事。
“当三毛自杀,有一种大时代的伤感,那样热烈追求真挚爱情,或者人与人之间美好感情的时代是否随她而逝?”此前,师永刚曾用如许感慨在自己的微博上表达了对三毛的深切怀念。
文/本报驻北京记者 赵琳琳
她改变了一代人的世界观
师永刚十六七岁时,也曾经是三毛的粉丝。在他看来,三毛影响最大的时代,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时的中国刚改革开放不久,人们对一些新鲜事物总有好奇。三毛恰在这时出现,给那时的人们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和冲击。
上世纪80年代,出境是罕事,人们对于世界的形象几乎毫无感知,我国台湾对很多人而言也颇具神秘感。
“但有一天,忽然有一位神秘女子三毛,穿着很波希米亚的衣服,说着嗲嗲的话,漫游到欧洲,遇到了外国人荷西,碰撞出一段很神奇、浪漫的爱情故事,接着又移居当时更加罕为人知的撒哈拉沙漠。这种东西一出现,立刻撞击了很多人的世界观,人们忽然意识到,原来人是可以这样的。”师永刚说,这更加不难解释,为何许多女性在遇到三毛的一瞬间就被征服,其中甚至包括今天已经大名鼎鼎的杨澜和陈鲁豫。
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三毛
在师永刚看来,三毛的这种长久不衰的魅力,来自于她的世界间接地改变了一代读者的世界观和情感,“包括她们对流浪的看法,对世界选择的一种感觉。”他说,在20年后的今天,许多人仍在认真而热烈地怀念三毛,也许更多的是在怀念当年自己作为读者初遇三毛时的瞬间感觉,怀念三毛如何改变了世界,甚至自己是如何被三毛所改变的那种情感。
初遇三毛,师永刚对她也是好奇的。读过三毛的书,也曾有个夙愿,希望有一天,也许自己所做的事情会间接和三毛有点关系。2003年,大量对三毛有所质疑的书籍和论调开始出现。有人认为根本就没有荷西其人,撒哈拉的故事纯属虚构等等。这些论调恰恰促成了师永刚成书的初衷。
“在三毛去世20年后,应有一个完整、公平、客观的,她的家人能够认可的,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关于三毛的公共传记,来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三毛。”他说。
其后,师永刚拜访了三毛的家人,希望能够完成这样一本书。三毛的家人都是比较传统的知识分子,弟弟是一名律师。师永刚说明来意后,他起初有所犹豫,在和家人商议后终于同意。
三毛自杀家人早有预感
采访过三毛的家人,师永刚也讶异于三毛与家人性格迥异。
三毛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一位中规中矩的律师,弟弟子承父业,姐姐是一位文静的家庭主妇。在这样的家庭生活中,三毛似乎是个“异类”。这样一个叛逆的女儿,带给父亲的感受是复杂的,是一次次的担心,也有一次次的欣慰和满意。
父亲四处借钱支持她流浪异国
“她确实是让父亲非常操心的人,家里可说被她的一生弄得心惊肉跳,但同时,她的父亲又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因为几乎没有一个父亲可以在孩子拒绝读书时说,好吧,那你就留在家里。也几乎没有一个父亲在女儿突然想背井离乡到异国流浪时,四处借钱支持女儿远行。”师永刚说。即使在三毛婚后,家人仍不断给予她经济支持。居住在撒哈拉沙漠时,家人会想办法寄去各种各样的台湾小吃甚至是调料。
这样一个家庭,又遇到这样一个很神奇、叛逆的三毛,这本身似乎就是一个故事的开始。
姐姐陈田心曾与三毛一同度过幼时在大陆的童年生涯,并且一路看着三毛从叛逆,到流浪,到悲伤,甚至最后走上自杀之路。在姐姐眼中,三毛是勇敢的、率直的、不因循守旧的。家里只有三毛一个人敢打破传统。她的自尊心很强,天分极高。三毛辍学后曾学画画,“如果她一直从事学画,应该是不错的画家。”
“我们都知道她可能有这一天”
妹妹曾经说过一句话给陈田心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说:“姐姐,我们要尊重钱,我们不要吝啬,但要尊重它,因为这是我们用劳力换来的,不是给我们挥霍的,每分钱都要用在值得的地方。”就因为如此,三毛一直穿着简便,但这个极富才情的女子,却能够把朴素的牛仔裤、白衬衫穿出不同寻常的风格。
对于三毛的自杀家人似乎早有预感。陈田心说,“我们都知道她可能有这一天,但不是那个时候。她其实是个相当注重整齐、漂亮的人,从不愿意以睡衣示人,怎么会穿着睡衣离世?但我想她其实对死亡也有种好奇心,总想看看是怎么回事。”或许也因为如此,对于女儿决然的选择,三毛的父亲陈嗣庆在悲痛中更多一份了然,他说,三毛常说,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痛快地活过。“我想这个说法也就是:确实掌握住人生的意义而生活。在这一点上,我虽然心痛她的燃烧,可是同意。 ”
针对那些认为撒哈拉沙漠里的故事纯属虚构,荷西并无其人等对三毛有所质疑的书籍和论调,陈田心表示,三毛根本用不着虚构这些来凸显自己的名声。在她看来,妹妹以前并未想过要成为作家,写作成名纯属无心插柳,不过,三毛自小文笔就很好,“她的感情流露在笔尖”。
在陈田心的印象中,无论是家人还是三毛,对于名利都看得很淡,妹妹其实很不喜欢成为公众人物,“她常说,连三毛都不想做了,很怕见记者,没有体力。”此外,三毛很容易紧张,如果第二天要接受访问,头天晚上就会睡不着觉,会一直想。
“家里人没把她当三毛”
对家人而言,三毛就是家中的一分子,无关她是一个如此出名的女作家。“我们只把她当妹妹,家里人没把她当三毛,连作品畅不畅销都不知道。”陈田心回忆说,三毛第一次回台湾,要在纪念馆发表演讲,妈妈还打电话给自己,担心那么大的场地,没人去听不好,还叫自己先去看看,“结果不得了,都是人在排队,最后连三毛都进不去。”
也许旁人讶异于三毛的才情,一个几乎从未接受过正规教育的女子,如何能够将文字驾驭得如此有灵性,如何能够将自己的世界书写得那样淋漓尽致,似乎她天生就为此而生。但在家人看来,三毛其实非常好学。比如,她不会写剧本,就去请教很多写剧本的朋友,等掌握以后,才把酝酿已久的故事写成剧本。此外,三毛非常勤奋,她吃东西很不讲究,几乎每天只吃一顿,尤其写作的时候,几乎废寝忘食,每次家人劝她吃饭,她总说:“你不要进来,不要打断我。”
对话师永刚
“当三毛自杀,有一种大时代的伤感,那样热烈追求真挚爱情,或者人与人之间美好感情的时代是否随她而逝?”
广州日报:大量采访之后,现在你所知道的三毛,跟你十六七岁时所知道的三毛有何不同?
师永刚:十六七岁时,会觉得那是一个很神秘、遥远的,甚至就像她写的故事一样,虚无缥缈但又有点像真实。但经过采访后,又会发现她如此真实,因为几乎没有一个人有如此丰富的人生。就像三毛自己开玩笑地说,我活一世相当于你活十世,她是说她的生活非常丰富,丰富到了几乎可以说一些人活十世都无法感觉到。
6岁时被老师体罚是她人生改变的起点
广州日报:三毛这种独特的性格源自哪里?
师永刚:我想,6岁时在学校时被老师体罚的经历是三毛改变的起点。这种侮辱对三毛来而言是非常致命的催化剂。我个人认为,三毛的个性肯定是自闭的、抑郁的、敏感的,她天生就如此。后来她学习国画,之后转而投入写作。而写作则是她人生的另一个开始。她的情感经历和创作历程是相连的。当时,三毛有了心仪的男孩,但男孩却并不喜欢她,这件事对三毛打击较大,最后,她选择前往异国,在异国,她遇到了荷西。
广州日报:你如何看三毛与荷西的爱情?
师永刚:有时回想起三毛与荷西的爱情,会发现它有点像个悖论。三毛比较强势,特别喜欢那些比较有才华的、文艺范儿的,能从心灵上、灵魂上、精神上覆盖三毛的人,这种人才可以做她的丈夫,但荷西不是,他不懂三毛,也不懂三毛的世界与文字。
他们的结合非常简单,三毛在选择他时回归爱情本身,她对荷西没有什么要求。跟荷西的这种灵魂上的无法沟通,在文学上的互相疏远,间接地成就了三毛,她发表了大量的他们俩的故事,在台湾引起轰动。
从幼年开始,一个个不完美接连出现
广州日报:你如何看待三毛选择自杀?有些人说,是荷西的离世导致了她的自杀?
师永刚:我觉得,是一个个的不完满所致,情感上所遭受的一次次打击,以及最后身体上的疾病,所有的负面因素结合在一起,给她带来一种绝望、灰暗的想法,最后导致她做出这种选择。
三毛是一个特别需要爱的人。三毛曾经认识一个德国人,正当他们打算谈婚论嫁时,他却突发心脏病去世。后来,她与荷西结婚,荷西又遇意外去世,这对三毛是又一次巨大打击。此后,三毛回到台湾,又结识了一名画家,后来才发现他早有妻室。最后,三毛在医院做检查时,发现自己患有极为严重的妇科病。
可以说,从三毛的幼年开始,一个个的不完美接连出现。对三毛这样一个有精神洁癖,极端自卑又极度自恋的人而言,当所有打击全部压向她,我特别理解,她为什么选择离开这个世界。对感情,她已看得相当通透,认为世上已不再有什么值得她留恋的。她是很认真地作出了这个选择。
广州日报:三毛和其他作家有何不同?
师永刚:三毛跟其他作家有很多不同,比如,读琼瑶的作品,我们会把她和作品分开,但读到三毛的作品,会马上联想到三毛其人。
三毛一生都在写传记,传记的中心就是她自己。她所有的书都在讲自己的故事,她把自己的一生写得波澜起伏,完美而特别,但在真实的世界里,她的一生却是由无数的不完美组成。
参与互动(0) | 【编辑:张中江】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