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把文化提升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度,对于文化界而言这个机遇很难得。但是怎样才能抓住机遇,成为摆在文化工作者面前的课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董事长顾欣说。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要“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引起了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专家学者的热烈讨论。
艺术基金:
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在“十二五”规划草案中被单独列出,其中提到要“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并“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研究建立国家艺术基金”。
“设立国家艺术基金是文艺界多年来的心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说,现在推动艺术创作的生态较以往好了很多,但许多资金如企业赞助、产业资金的投放意图是短平快的,要求迅速见效果,导致多数创作因时因事,缺乏精品深度。因此,应该有一个超功利的国家基金来支持艺术家、文艺家的创作。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表示,国家艺术基金通过向社会公开操作规程、让专家评审、让整个业界来参与竞争,从而使最好的作品能够得到国家基金的支持。最为重要的是资源共享、面向社会、公平公正。
“从我们国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实力来讲,迫切需要能够和国际接轨,而基金会就是一个很好的形式。”全国政协委员、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说,许多国家的文化传播都是通过基金会的赞助、资助来解决,他们输出的作品都代表着他们的价值观以及非常强烈的民族意识,我们中华民族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集中全部的有生力量来塑造一个文化艺术的积极形象很重要,所以国家艺术基金会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
与此同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提出,国家艺术基金会在确立之前一定要进行充分的调研。他说:“文化基金谁说了算?标准是什么?基金给谁?怎么验收?我认为应成立一个专家委员会来管理国家艺术基金,他们知道哪些文化应该支持,钱该用在什么地方。”
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侯露则呼吁,国家艺术基金会需要进一步的细化方案,最好能划入国家“十二五”的文化重点工程中来。
转企改制:
“十二五”规划草案在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方面提出“深入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并要求“建立健全符合文化企业特点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国家把文化产业摆在很重要的位置,但是没有企业哪来的产业呢?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于文化企业而言是势在必行,怎么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打造文化企业已经成为业内思考的重点。”顾欣表示,对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而言,打造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在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根据市场需求确定产品定位,努力打造产品品牌,形成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对于建立健全符合文化企业特点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提法,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解释说,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资产要有明确的委托,要有资产管理机构。“国资委是掌管运营国有资产的机构,但其中并不包括文化企业。目前国有文化企业的资产管理部门是财政部,各地方的情况有所不同,很多暂由宣传部门代管。”
顾欣认为,文化领域的生产方式和发展规律有别于经济和工业领域,建立一套符合文化企业特点的机制非常重要。顾欣说,文化产品作为一种创意产业,其检验办法与经济和工业领域不一样,应该有一套更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文化惠民:
博物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纪念馆等免费开放成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亮点,“十二五”规划草案指出,今后5年将继续实施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的惠民工程,“注重满足残疾人等特殊人群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同时“规划建设一批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
“作为‘夹心层’的地市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前比较薄弱,非常有必要加强建设。”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李国新表示,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来说,地级市属于比较合适的区域,容易形成体系。因此,今年提出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以地级市为申报主体。
张晓明则从另外一个角度做了阐释。中国的城市化建设速度很快,当北京、上海这样的超级城市已经趋于饱和时,大部分的建设资金开始向二、三线城市流动。此外,高铁的建设使得城市区位性质迅速发生了改变,有些原本偏远的城市变得近在咫尺,交通的便利和地位的提升为发展提供了条件,其中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成为重点。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表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文化发展要有正确的心态,部分地方把文化建设当成“面子工程”,图书馆建在远离市区的地方,浪费了资源,却被看做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另外,国家需要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加大投入,文化工作者也要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改变服务理念,不要让公共文化设施形同虚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