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博影院效果图(资料照片)
新国博拥有世界一流的硬件设施和功能设置。但国博人深知,仅有这些并不足以支撑一个世界级的大馆,软件的升级换代成为必然。有一个细节,似乎可以看出国博在“以人为本”的服务上花足了心思:国博剧场的座椅排距足有105厘米,馆长吕章申特意提到,“比国家大剧院还舒适。”
最大限度地服务公众
6.5万平方米的展厅面积,49个超过1000平方米的展厅,近800个座位的剧场,近300个座位的学术报告厅(兼作数码影院),600平方米的演播室、还有分布于各处的图书、纪念品销售区以及餐饮服务区,再加上办公区等等,如此庞大的博物馆,如何让观众参观时不至于“逛迷宫”,新国博没少费心思。
馆内建有33部直梯、20部扶梯,电梯和楼梯的合理搭配可以方便观众有序进入各个展厅参观;便捷的参观流线、方便的查询方式、残疾人专用的参观通道、一目了然的标识系统、宽敞舒适的休闲空间等,体现了新国博“最大限度为观众服务”的理念。
天安门区域停车难是常识,如果您必须自驾车前往参观,新国博设立的670个停车位或许可以解决您的后顾之忧;如果您没有时间或机会亲自到展厅参观,国博官网上的虚拟展厅或许可以弥补您的遗憾;如果您白天没时间参观,却对剧场晚间的演出或电影感兴趣,新国博也为您设计好了——剧场可单独购票,东门专供夜间观众使用。
为了使观众更好地参观,他们特意开发了一款名为“掌上国博”的手机导览服务客户端软件;为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专门制定了一小时、两小时、一天和多天的旅游导览方案。此外,他们定制开发的“票务运行管理暨观众行为数据分析系统”,能够全面满足各类观众的参观预定需求;手机导览方式不仅方便观众查阅展品信息,还可以与观众形成互动;“智能广播系统”不仅使展示手段更加丰富,而且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能够在音效的配合下享受听觉艺术带来的乐趣。
增加博物馆的亲和力
新国博在建筑上完成了“四个相称”的中央要求(即“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地位相称,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相称,与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相称,与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称”),保证了国家的尊严。同时,吕章申也强调观众走进新国博所能感受到的“个人尊严”:基本陈列免费参观,与国之重宝的亲密接触,还有剧场、影院、电视演播室、咖啡馆、可以眺望故宫的顶层户外休息区等大量观众服务空间的规划,使国家博物馆增添了亲民的气质。
观众互动体验区位于整个建筑的东部二层,是1个长120米、宽12米的区域。在这里从影视、戏剧、音乐、美术、实验和制造六个门类开发了数十种适合不同年龄和情趣观众需求的体验项目。
新国博拥有独立剧场和影院,在地下一层区域有一个近800个座位的剧场,一个近300个座位的学术报告厅(兼作数码影院),以及一个600平方米的演播室。剧场将不断推出“非遗”经典,通过近距离的体验让观众感受文化对生活的改变;学术报告厅将举办“国博讲堂”、召开学术研讨会,同时作为数码影院将定时播放影视专题片;在演播室,特邀观众将有机会近距离鉴赏国宝;在餐饮休闲区,更可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
博物馆也是休闲场所
博物馆吸引观众的首要因素就是优秀的展览。
如果说率先亮相的《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和即将开放的《古代中国》基本陈列是博物馆传统风格的延续,丰富的国际、国内交流展将是未来国博展览的重头戏。4月1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馆、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及巴伐利亚国家绘画收藏馆联合推出大型主题展览《启蒙的艺术》,这是新国博的首个国际交流展。4月28日,国博还将与秘鲁文化部共同举办《印加人的祖先——公元一至七世纪的古代秘鲁》展览。在此之前,潘天寿、李可染和黄胄三位20世纪美术大师的作品展,以馆藏珍贵文物为主题的中国古代青铜艺术、佛造像艺术、瓷器艺术等展览业已于3月27日对公众开放。
据相关人士透露,一个专为故宫珍品特别开辟的展厅正在筹划之中,深宫幽闭、平时不易与观众见面的故宫皇家文物将被全面展示;为文物捐赠者单独设立的展馆,以及轮流展示各省市经典文物的地方馆,也在考虑设置中。
除了办好展览,新国博还非常重视文化艺术品的开发。目前,他们筹划了八个板块的文化产业项目,为观众提供多种服务。想品茶、喝咖啡的,这里有茶屋和咖啡厅;想买纪念品的,则有或精致或便宜的纪念品任您选购;爱读书的,分布于展厅或走廊里的书店可以满足您的需求。在国博,既能感受审美教育,还可体验文化休闲。新国博还将逐步推出会员制,社会名流、企业家、普通观众都可以成为会员。
“我们希望通过种种措施为国人树立起一种新的博物馆理念,乐于亲近博物馆,将参观博物馆作为业余休闲的一个重要选择。”吕章申馆长说。(本报记者 李 韵)
【链接】
国博的历史沿革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前身为1912年7月9日成立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以国子监为馆址。
·1918年,以端门至午门的原建筑为馆址。
·1926年10月1日,定名为“国立历史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1949年10月,改名“北京历史博物馆”,隶属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
·1950年3月,成立“中央革命博物馆筹备处”。设址在北海团城,不久迁入故宫西华门武英殿。
·1958年8月,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决定筹建“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
·1958年10月,在天安门广场东侧修建新馆,1959年10月建成,为建国十周年十大建筑之一。1959年10月1日,“中国通史陈列”在新馆公开预展。
·1961年7月1日,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正式开放。
·1969年9月,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为“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1983年初,分设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
·2003年2月,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两馆基础上正式组建成立“中国国家博物馆”。
·2007年3月,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正式动工。
·2010年12月,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全面竣工。
·2011年3月,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陆续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