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炉山岩画是葫芦岛市“三普”的一项重要新发现,也是2008年我省考古重大新发现之一。
据该市“三普”工作人员介绍,香炉山岩画为东北地区首次发现的青铜时代岩画,对研究东北地区的人文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其实,香炉山遗址此前已为考古人员所知,但香炉山岩画却是在这次文物普查中获得的新发现。该岩画位于香炉山遗址附近的石壁断崖之上,它在成功地“隐藏”了3000年之久后,今日方始向世人展示它绰约的风姿。
那么,这幅神秘的岩画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在葫芦岛市南票区缸窑岭镇下五家子村大东沟,有一座海拔400多米高的香炉山,新发现的岩画就“隐藏”在山顶西南断崖的石壁上。
根据岩画的风格特点以及岩画附近此前发现的香炉山遗址的年代,省文物专家认为它应该是一幅青铜时代 (夏商周时期)的岩画。这幅岩画成为省文物专家组非常重视的一项“三普”重要新发现。
为此,记者前往葫芦岛市踏访,意图揭开香炉山岩画的神秘面纱。尽管采访当天的天气并不理想,给爬山增加了难度,但是在经过一番努力后,记者还是到达了目的地,近距离地 “触摸”了这幅创作于3000多年前青铜时代的艺术品。回顾这番经历,记者至今仍激动不已。
3000多年来岩画无人识
香炉山位于缸窑岭镇和暖池塘镇以及沙锅屯乡之间的地带,因山顶有几根20多米高的石柱、排列在一起看上去有些像香炉而得名。
在附近的诸多山岭中,香炉山比较有名,一些当地人认为它的“风水”很好。
记者在葫芦岛市南票区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刘刚的带领下,赶赴香炉山。刘刚是位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对上山的路非常熟悉。
通往香炉山山顶的路有两条,其中一条虽好走些,但比较长,比走另一条小路要多用大约40分钟的时间。在刘刚介绍完这些情况后,记者立刻选择了较近但也比较难行的那条小路,只为尽快赶到香炉山山顶,一睹岩画的风采。
刚刚下过一场雨,上山比平时要费劲一些,记者只能缓慢前行,但刘刚却行进得很快。他说,平时工作很多时候都在野外,已经习惯了,在“三普”野外调查期间,有时候一天要爬8座山呢。
岩画所在之地是一个圆丘形的山包,四周都是直立的石壁。石壁有十几米高,岩画就刻在一处并不显眼的地方,如果不是认真察看,还真是很难发现——这也可能就是岩画存在了3000多年而直到今天才被发现的原因。
刘刚还特意向岩面上泼了一些水,记者这才看清楚了4幅岩画。
它们凿刻在红褐色和黄色的岩石上,岩石的表面十分整洁,就像是天然的画板。凿刻而成的画线条稚拙而简洁,在记者看来就像是由小孩子画的简笔画,但每幅都生动传神。
刘刚介绍说,看!第一幅画画的是麋鹿(长 0.32米,宽 0.21米);第二幅是鸟 (长0.6米,宽0.5米);第三幅最大,画的是鹿,共有20只(长0.9米,宽0.63米);第四幅最小,画的是3只鹿(长0.24米,宽0.2米)。
刘刚告诉记者,他小时候和小伙伴们来这里玩,也看到过这些岩画,但都没有留意,直到几十年后参加“三普”调查又回到这里,才知道这些都是历史遗存,是先民所画的岩画。他相信,正是因为这些岩画“隐藏”得很深,所以才在3000多年的漫长时间里,躲过了被破坏和盗窃的劫难。
香炉山曾上演疯狂“寻宝”
现在这4幅岩画保存得还都比较完好,图案完整清晰,只是有些局部出现了风化脱落的现象。
但在岩画的四周,记者竟然发现了很多大坑。看到记者吃惊的表情,刘刚解释说,这些都是盗掘坑,前些年有传言说,香炉山上埋有宝藏,结果很多人蜂拥而来,到这里漫无目标地“寻宝”,留下了这些盗掘坑。
刘刚说,在“三普”调查期间,普查人员发现香炉山岩画后,也注意并调查了周围的这些盗掘痕迹,特别是在山顶岩画石壁的四周,到处都是 “寻宝”挖出来的大坑,有几十个,最深的有2米多。
刘刚回忆说,香炉山刮起“挖宝”风那一段时间,每天都有人上山来挖宝。最猖狂的时候,一起在山上挖宝的竟有数十人,有些人甚至就住在山上,昼夜不停地找。后来还真有人挖到了铜钱和铜镜等东西,但庆幸的是所有的“挖宝”人都没把注意力放在岩画上,其实它才是真正的宝贝。
现在,当地政府已经对香炉山遗址加强了保护,严禁上山挖宝行为,但还是有人偷偷地来。最让人担心的是这些岩画,近些年在我国也确实发生过岩画被盗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