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的实践,开辟了昆曲今后的前行路径,那就是:回归园林、跻身都市、步入校园、走出国门。我们期待着昆曲曲调能在豫园等许多古典园林里飘扬;期待着昆曲也能被西洋乐器演奏,像越剧曲调融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那样;期待着昆曲能走得更远,走进更多国人、世人的心里
600余年的老树真开出了新花
中国昆曲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至今已经10周年了。近来,古老的昆曲艺术再度热腾起来,全国诸多昆剧院团或独立或联袂,集中举办展演活动。北京的北昆剧团首演昆剧《红楼梦》,将这部文学经典以曹雪芹欣赏的表演艺术样式(小说中提到昆曲26次)作典雅呈现;南京的江苏昆剧院设计了“高铁昆曲”项目,每周日下午2时演一场昆曲,让四面八方的“昆虫”们搭乘高铁来过一个优雅休息日,看完戏再坐高铁返回,可谓一快一慢、一张一弛;上海昆剧团日前在兰心大剧院推出“非梦遗花拾年间”专场,拉开了历时2个月的纪念活动的大幕,2个月里有演出、有展览,有研讨、有讲座,还有出国访问;而5月18日前后,上海大剧院将举行“全国昆剧院团青年展演”……全国的大小“昆虫”以及关心爱护这一民族文艺瑰宝的人们,心情急切而喜悦,如迎接和欢度一个盛大节日。
看到昆曲这样生机勃勃,很是感慨:昆曲这株600余年的老树,还真是能开出新花来啊!
10年间,昆曲在继承保护、创新发展的路上,走得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形势一片大好。
昆曲的10年之行,可谓“瞻前顾后”。一面向前走进当代,如在年轻人中颇有人气的王力宏制作了《在梅边》、《花田错》、《盖世英雄》等,很快传唱开来;一面走向回归,实景昆曲、园林昆曲等形式,正是对传统的复兴:诞生伊始的昆曲的立身地主要是园林,昆曲故乡苏州是一个园林之城。万历年间在四川担任过布政使的潘允端,退官后回到故里上海,营造“豫园”,其中的“玉华堂”专门用于昆曲家班演戏,此后14年中,几乎不可一日不演戏,连他自己也粉墨登场。明清有名的园林如“息园”、“不系园”、“水绘园”、“遂初园”等,都有昆曲表演的倩影在里面。康熙、乾隆下江南,由江苏织造接驾,大演昆曲剧,估计也在园林;两位皇帝带回京城的昆班,则置身于皇家园林“南花园”,名曰“南府”。《红楼梦》里描述的那么多次昆曲表演,哪一次不是在花园亭台?只是后来西方戏剧引进,带来了“镜框式舞台”和剧场,使昆曲与园林和伸出式戏台渐行渐远,“削足适履”于外来形式的表演空间。所以今天园林实景昆曲的复兴,实在是昆曲表演艺术的“放生”!
别具一格的园林昆曲一体论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同济大学陈从周先生就提倡过园林昆曲。他的提倡别具一格:从招收研究生入手。当年,陈教授招园林学研究生,本是建筑学科的一个分支,招生简章里却注明“必须会听、会唱昆曲”。这在当时颇为轰动,亦受质疑:这招的到底是理科生还是文科生?陈先生说:为什么要这么死分?为什么就不能文理兼通?科学家要是没有审美眼光和审美的耳朵,他的科学发明绝对好不到哪里去;搞园林的人如果不懂昆曲,他搞出来的绝无可能是灵动的、有生命的所在,因为园林是昆曲的摇篮,昆曲是园林的精魂。笔者是在赵景深先生家里的昆曲研习社雅集上,聆听陈先生这番妙论的,心仪不已。近年文化遗产有了物质与非物质之说,常会忆起陈先生的园林昆曲一体论,心想:老先生不早就把物质的园林与非物质的昆曲融为一体了么!
去年世博年,昆曲演员张军在青浦课植园,表演了好几个月的《牡丹亭》,让人体味到与自然天籁之音同在的昆曲是怎样妙不可言。中秋之夜,宁波的明清园林郑氏十七房,也演了一台昆曲折子戏,笔者参与策划实施,并在现场观赏,如痴如醉——真所谓“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10周年纪念活动中还有一件事令笔者关注和兴奋,就是“中国昆曲与日本能乐长歌”学术研讨会。这是把昆曲置于东亚演艺文化的大背景中观照,极有意义。
中日两国隔海相望,文化交流源远流长。两国最能体现民族文化特性的古典戏剧,日本是能乐,中国是昆曲,都有600余年历史,如今并列于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两者皆来自古老祭祀,但昆曲以娱人、表现人、给人美感为己任,能乐却将“娱神”作为核心目标一直保持至今。能乐是短制,在题材内容上更加抒情、抽象,在表演形态上是歌舞剧与滑稽小戏“狂言”的“联合”,昆曲乃至全部中国戏曲则是唱念做打的综合。长期以来,中国文人把玩昆曲,日本武士以能乐修行,这是造成两者差异的根本原因。这回上海要举行的学术研讨,标明“昆曲与能乐长歌”,能乐长歌(日语作“长呗”)是一个合成词,突出其乐歌部分,在日本长呗中属于“谣曲物”,代表作有《鹤龟》、《船弁庆》等。其实“能乐”一词就是“情节”(能)与“歌乐”(乐)的合成,昆曲与能乐堪作等量齐观的比较。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在比较中能获得启迪与自信。
10年的实践,开辟了昆曲今后的前行路径,那就是:回归园林、跻身都市、步入校园、走出国门。我们期待着昆曲曲调能在豫园等许多古典园林里飘扬;期待着昆曲也能被西洋乐器演奏,像越剧曲调融入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那样;期待着昆曲能走得更远,走进更多国人、世人的心里。
翁敏华(作者为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教授、上海市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