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武汉专家指“非遗”传承困难重重

2011年06月11日 00: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社武汉6月10日电 (张芹)有着3500多年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武汉,6年以来仅有“汉剧”等1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列国家级“非遗”名录。相关专家10日在武汉市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上表示,经费的缺乏和机制的不健全,是导致“非遗”传承困难的两大主要原因,这也是中国各地“非遗”保护面临的普遍问题。

  武汉市群艺馆馆长王志武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外来文化的冲击,该市民间文化传承与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有关这座城市的“流动记忆”正在逐渐消失,许多曾经风光一时的民间技艺濒临灭绝。同时,因经费严重不足、保护设施缺乏,武汉至今未能形成一个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平台,一部分缺乏“造血”功能的“非遗”项目难以为继。

  保护“非遗”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些传承人掌握并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精湛技艺,他们既是“非遗”活的宝库,又是“非遗”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

  在过去,许多民间艺术是作为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由师傅长期对徒弟口传心授进行传承,但这种“耗时大、收益低”的方式很难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由于历史机遇、工艺复杂、流传区域狭小、造价高昂等原因,武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逐渐没落。

  湖北大鼓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明智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薪火相传,最关键的一环在于人,选择合适的接班人,让他们将技艺代代相传,才能发扬光大。其次,艺术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表演才能赢得观众喜爱。

  武汉市木雕船模工艺传承人龙从发说,木雕船模工艺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最多时我带了70多名徒弟,然而他们中大多数现在都转行了,剩下不过6人,时代的变迁,经济利益的驱使导致越来越多的人远离传统手工艺。”

  王志武说,6月1日,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开始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真正步入有法可依的阶段。可是至今为止,包括武汉市在内许多地区并没有制定相应地方性法规规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他呼吁各地尽快出台此类地方性法规,避免民间艺术因缺乏政府支持而走向消亡。

  此外,民间艺术传承人还应具备市场意识,努力把“作品”向“产品”转化,逐渐培育产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完)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朱鹏英】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