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毛泽东和邓恩铭为何一见如故?

2011年06月14日 16:33 来源:大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魏 磊

  毛泽东和邓恩铭烈士都是出席中共“一大”的代表,他们建立在共同理想信仰基础之上的革命友谊之花常开不谢,以至于在1931年4月邓恩铭英勇就义后的几十年间,毛泽东对两人的革命友谊仍然念念不忘。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深情地对山东省的负责同志讲过:“革命胜利了,不要忘记老同志。你们山东应该把王尽美、邓恩铭同志的情况搞清楚,应该收集烈士文物。”虽然毛泽东比邓恩铭年长8岁,但是共同的革命信念、革命志向、阶级出身使得两位中共“一大”代表在会场上的首次见面,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两人革命友谊的基础。“五四”时期是中国先进分子思想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经过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及“与劳工为伍”的实践,一批先进分子相继从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1920年4月,毛泽东从北京到上海,一直逗留到7月,同陈独秀探讨马克思主义以及如何开展湖南的革命活动等问题,这期间,毛泽东的思想迅速发生变化,到1920年冬,他从理论到实践都已成长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同一时期,在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李达、陈潭秋、李汉俊、何叔衡、王尽美、邓恩铭等一大批先进分子,先后走上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爱国救民的志向是两人革命友谊的基点。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面对国家存亡、民族独立、社会发展这一沉重的革命课题,每一个有志青年都会自觉承担起历史使命。1909年,16岁的毛泽东在离开家乡外出读书时,改写了有“维新三杰”之称的日本政治家西乡隆盛的一首诗赠与其父,《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无独有偶,1917年,同是16岁的邓恩铭去山东济南求学前,在告别家乡荔波的父老乡亲时,也改写了西乡隆盛的这首诗,以文言志:“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业不成誓不还。埋骨何必桑梓地,人间到处是青山。”而西乡隆盛诗的原文则是:“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死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相同的阶级出身是两人革命友谊的基座。两人从小都在南方农村长大。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两人都深切地感受到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以农民为主体的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同时具有了对剥削阶级憎恨、对劳动人民同情的阶级情感。1921年7月,在嘉兴南湖的红船上,毛泽东曾经激动地说过:“如果没有帝国主义,如果没有封建主义,咱们的中国——咱们的中国男耕女织,夫妻双双,那日子比红辣椒还红火呢!”只有二十岁的邓恩铭听后,感同身受地回忆道:“从贵州荔波到山东益都的投亲路上,我见惯了尸横遍野的饿殍,见惯了乞讨的老妪与儿童。我的祖国呀,必须富强。没有道理不富强!”

  毛泽东和邓恩铭,一位湖南韶山的汉族农家子弟、一位贵州荔波的水族农家子弟,在中国近现代历史风云中,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始终坚定地走在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上,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人之间伟大的革命友谊。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