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电影艺术家于洋自称“不做广告的工薪阶层”(图)

2011年06月24日 15:5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于洋夫妇

  82岁的老艺术家于洋,是新中国电影历史上不折不扣的“硬汉”。戎马意气的,不只是他的银幕形象,还有艺术人格。

  在于老位于北影大院的家中,墙上不仅有他与国家领导人、各行精英的合影,还有一幅画家特意为他所作的肖像漫画,画上,老人英姿飒爽、笑颜灿烂,“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英雄气概,是于洋的人生底色。

  艺术追求 终身成就

  “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已经到了耄耋之年。今天这个奖,我认为不仅仅属于我个人,属于年轻电影人对我们老一代电影人的褒奖。”2010年,于洋获得了第19届金鸡百花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1947年,于洋在他的第一部影片《留下他打老蒋》中扮演解放军连长,该片的导演伊琳告诉他,文学艺术是为人民大众的,生活是基础,没有真实感受,表演就不可能真实。

  1949年,于洋在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中饰演青年工人吴一竹,“我们不是演他们,我们就是他们的一员,我们穿上了工人的衣服,工人朋友们又穿上了我们的衣服。”1977年他转任导演,拍摄了《万里长征》、《戴手铐的旅客》。

  蓬勃不息的创造力,让于老的晚年也泛着年轻人般生龙活虎的劲儿。2009年,秦怡和于洋合作数字电影《金色驿站》,上演一出动人的“夕阳恋”。去年,在电视剧《天堂秀》中,于洋和年轻演员陆毅、韩智慧合作,扮演“泰山北斗”级的老艺术家。

  风霜砥砺 铁骨铮铮

  1945年,于洋的哥哥引导他走上了革命道路,那时他15岁。“有人问我,对党是怎样的一种感情,就是儿子对母亲的感情。道理很简单,是党让我们‘里外三新’,让我们由‘牛马’变成人,有了尊严。”说到此处,荧幕上的“硬汉”声音哽咽。

  于洋当过公安战线上的侦查员,参与过土改,作为文化战士,投身沙场。他的一句“我,侦察科长曾泰”,很多年后,如他的外号“大船”,仍驰骋在观众心中。

  前两年,于洋拒绝了120万元的广告代言费,自称“不做广告的工薪阶层”。他说:“我们和老百姓的差距不该太大。挣钱不是全部的价值,德艺双馨的演员才值得尊重。”他也告诫后辈别为一时好处污染了艺术生命:“名人和艺术家是两码事儿,要成为人民心目中的艺术家,那是一辈子的事情,不是一两天的事。”

  伉俪情深 硬汉柔情

  老伴杨静比于洋大两岁,精气神儿十足,有时比年轻人还要活泼开朗。她1945年参加革命,出演过《卫国保家》等电影。1957年表演舞台剧《第十二夜》,引起巨大轰动,得到了周总理的肯定。改行做导演后,杨静与拍过《望乡》的日本著名导演雄井启合作的《天平之甍》在日本引起了轰动,后来杨静又与丈夫于洋联合导演了《大海在呼唤》、《驼峰上的爱》。

  儿子的突然去世是老人的心头之痛。于晓阳是前景颇为光明的新锐导演,大家比较熟悉的《翡翠麻将》、《大海风》、《开着火车上北京》都是他的代表作,为了向中国电影百年献礼,他连续工作20多个晚上,火车上突发哮喘,因公殉职。“儿子有理想,有志气,我们永远为他感到骄傲。”

    严 冰 吴 杨 赵树宴 摄影报道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