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韩国艺术家李人秀编舞的芭蕾作品《Modern Feeling》,看上去更像是武术。王小京摄
本报记者 李洋
经过10天的激烈角逐,由国家大剧院主办的首届北京国际芭蕾舞暨编舞比赛于昨天落下帷幕。32位演员、编舞者和指导老师摘取了此次比赛的各个奖项。但令人遗憾的是,大赛评审团经过认真讨论后做出决定,被视为比赛编舞组最高奖项的芭蕾艺术基金大奖评比结果为“空缺”。
本届比赛中,古典芭蕾组的芭蕾艺术基金大奖由来自中国中央芭蕾舞团的男演员马晓东获得,这是该组比赛的最高奖项。女演员金奖由同样来自中芭的演员战薪潞获得,而男演员金奖遗憾空缺。获奖后,战薪潞坦言,在参加此次比赛的过程中,自己从外国选手身上学到了很多:“他们的音乐理解力非常强,即便失误了,也能随着音乐迅速补救,而对很多中国演员来说,音乐更像是背景,跟舞蹈动作没太大关系。”
编舞组方面,来自韩国的艺术家李人秀凭借作品《Modern Feeling》捧走了金奖。在这部作品中,他和搭档将武术和跆拳道的动作变成了舞蹈,并且一起用双臂虚拟出一个被不断抛接的“溜溜球”,而伴随着球的运动,两个人也时而协调地合二为一,时而发生激烈争执。作品带着明显的韩式幽默,令观众笑声不断。李人秀自曝,他的另一个身份是跆拳道黑带二段,能编出这样的舞蹈,也就不足为怪了。
首届北京国际芭蕾舞暨编舞比赛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北京有了一个高水平的国际性舞蹈赛事,今后该比赛将每两年举办一次,成为一项常设赛事。
专家点评
舞不对心,缺少教养
首届北京国际芭蕾舞暨编舞比赛的编舞组最高奖项出现空缺,尽管令人遗憾,但也让很多“落第”选手由衷地称赞。毕竟,一项崭新的赛事,不图表面光鲜,而是坚守宁缺毋滥的原则,是需要勇气的。不过,在这一赛事中,半数参赛者都是来自中国的选手,中国年轻编舞者集体暴露出的问题,自然也就成了大赛评委们议论的焦点话题。
“我们发现,中国三分之二的参赛选手没能让作品反映我们的时代、我们的感情和我们的问题。”就在首届北京国际芭蕾舞暨编舞比赛的编舞组半决赛进行了两轮之后,作为评委之一的苏黎世歌剧院董事葛哈德·布鲁纳坦诚地说出了他的想法。英国萨德勒斯·威尔斯剧院艺术总监阿利斯泰尔·斯伯丁也指出,“中国变化太快了,而且变化在不断加速,这么大的变化在你们的舞台上也应该能够体现出来,舞蹈的节奏也应该能够反映外界的变化。”
来自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的青年编舞家廉姆斯·加雷特则告诫参赛选手:“生活和创作其实是不可分割的,它就像绘画,只是一个人表达灵魂的一种方式,作为编舞不要想着取悦观众,不要试图向别人证明自己。你个人的灵魂,个人的艺术性格,就足以帮助你创作这些作品。”北京舞蹈学院编舞系教授王玫对此表示赞同:“我们中国人生活在变化这么大的社会里,我们的人性有了什么挫折,我们遇到什么问题,回答这些实际上更迫切。即便是创作古典题材作品,如果它没有现实意义的话,这个创作也没有任何意义。”
大赛组委会副主席、艺委会主席赵汝蘅回忆,在自己担任中央芭蕾舞团团长的15年里,最头疼的问题就是缺少编舞者。可编舞者要如何成长起来呢?她说: “一个创作人员应该具备三个特别有利的条件:很好的文学基础、很好的音乐感觉、很好的编舞技法。”“说白了,就是教养。”大赛编舞组评委会主席、台湾著名编舞家林怀民一语中的。在他看来,创作的基础是创作者对美的敏感度。而这个敏感度到最后已经是一种渴求。“伟大的创作者永远有伟大的饥渴,也就是对生活、知识、事物的好奇心。有没有好奇心,好奇心的范围有多大,这都是在养成教育里形成的,没有这些,拿再多的钱去砸也是‘缘木求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