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三
“思想迸发的无上圣地”
从1998年至今,北大接待的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将近60位。外国政要来北大演讲,多数情况是出于他们自己的意愿。
英国首相卡梅伦喜欢和年轻人交流,而北大的校园环境又很有吸引力。结束演讲后卡梅伦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来到未名湖边,沿未名湖独自走了一圈,之后在帕卡德公寓逗留了一个半小时,领略充满东方魅力的湖光山色。
2002年3月28日,时任比利时首相伏思达来北大演讲时,对中国的古典建筑很有兴趣的他在校长办公楼前的广场上特意下车,在华表下拍照留念。在未名湖畔的临湖轩,伏思达同卡梅伦一样流连忘返,感慨道:“这样一所宁静致远的学校,是思想迸发的无上圣地。 ”
入乡随俗,客随主便
1998年6月29日,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赴北大演讲。当年4月美方就派出了先遣团,从国内运来具备防弹功能、带有“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徽记”的总统演讲专用讲台。但北大强调在北大演讲一定要用北大讲台。 “既然选择在北大演讲,悬挂北大的校徽是对北大最起码的尊重。 ”
讲台风波刚刚过去,双方又在演讲场地的布置背景上僵持很久。原来美国国旗的尺寸比例原因,显得比中国国旗小,美方要求缩小中国国旗。北大以国旗关乎国体,没有答应。最后,美方在请示白宫后,采纳了折中方案——双方都调整尺寸比例。
德国人的严谨也给北大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1年11月1日,离时任德国总理施罗德在北大的演讲还有一个半月,德国使馆12人的工作团队就来到北大,从场地到设备到车行路线,几番筛选,最后选定了古朴而庄严的办公楼礼堂,但又礼貌而严肃地提出:礼堂的红色丝绒窗帘稍显陈旧,用来迎接一国总理不妥。但是突然更换遮盖了整整两面墙的窗帘,涉及设计、制作、经费、时间等一系列问题,北大方面婉言拒绝了德方的要求,不过同意重新整理窗帘。
“我们是兄弟”
1998年11月12日,时任韩国总统金大中来北大演讲。金大中早年因从事民主活动受迫害,腿部留下病患,严重时不得不拄拐行走。北大打破惯例,主动提出请金大中坐下演讲,韩方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一超出常规的安排,金大中成为在北大唯一一位坐下演讲的外国领导人。
当然,也有筹备工作简单得出人意料的。 2003年6月,时任印度总理瓦杰帕伊曾到北大演讲,他是“非典”后首位访华的外国领导人。当年11月,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访问北大,巴方要求很简单:“瓦杰帕伊什么样子,我们就什么样子。我们是兄弟,我们相信你们。 ”
“看来我确实讲得太久了”
外国领导人在北大的演讲中,发生过许多妙趣横生的故事。
2006年10月26日,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到北大演讲,法国安保工作相当严密,带来了专用的依云矿泉水,配上专用的玻璃杯,并由专门的武官负责。时任北大校长许智宏致辞完毕,友好地将总统的水杯从桌上移到讲台上。受到严格训练的武官立刻上前要把 “别人”碰过的水杯端走。一直面色和蔼的希拉克眼中立刻射出严肃的目光制止,但自始至终,总统没有喝一口水。他用这种方式对主人的盛情表示尊重,同时也遵守了严格的安保规定,一国领导人的气派从这个细节中可见一斑。
希拉克演讲了近一个小时,接近尾声时,会场话筒因安保人员的设备干扰,出现了杂音。总统没有一丝恼怒,幽默地说:“看来我确实讲得太久了,连话筒都要我结束演讲了。 ”希拉克以其幽默机智,在万众瞩目中轻松化解了尴尬场面。
(摘自《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