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水浒传》历经许多作者才臻于完善

2011年08月23日 16:07 来源:海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文\本刊特约撰稿 王光

  一部《水浒传》,让水浒故事家喻户晓。民间流传的晁盖、宋江等水浒英雄聚啸梁山泊,除暴安良、替天行道的传说故事更是繁若星辰。随着近日《新水浒传》在全国各大卫视的热播,《水浒传》的小说原著及其作者谜案,再次引发人们的关注。“四大名著”在中国虽可谓家喻户晓,老少皆知,贾宝玉、孙悟空、诸葛亮、鲁智深这些人物是谁创造的,名著作者是谁,即便是最权威的学者专家,也无法给出完全的定论。

  四大名著的出现,远的距今六七百年,近的不过两百多年,何以作者竟成了谜?究其原因,一是近代以前,诗文才是文学之正宗、大道,小说不过是小道,盖出于稗官野史者之流,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所以小说者大多数是游戏消遣之作,作者羞于提及,读者也不太在意。二者和小说本身的发展流变相关。小说从早期民间集体创作,到后来逐渐成为作家独立写作,经历了一个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其间有许多模糊的界限。早期的许多作品可称之为累积型的作品,《三国演义》《水浒传》就是典型。

  何以成谜

  《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中最早的白话小说,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殿堂,其影响都是非常之大。封建朝廷屡次将其列为禁书,普通百姓却一直争相传诵,知识分子更是评价甚高,明末清初的金圣叹把《水浒传》与《离骚》《史记》等并列,谓之“六才子书”!但流传如此之广,影响如此之大的作品,其作者是谁,却一直没弄清楚!今天出版的各种版本《水浒传》上,有的题为施耐庵著;有的题为施耐庵著,罗贯中编次;有的题为施耐庵、罗贯中合著,各不相同。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出版的《水浒传》成为流传最广的版本,其明确题为施耐庵著,这也成为今天最通行的看法,但这也并非《水浒传》作者的盖棺定论。关于《水浒传》的作者从明代至今,有三种主流观点:其一认为该书为施耐庵一人独立完成;第二种是认为《水浒传》是罗贯中写的,和施耐庵无关;第三种就认为是二人合作完成。

  不过要想确定一部作品的作者就要先大致确定其创作年代。《水浒传》究竟是什么时代的作品,明代有人认为《水浒传》是宋代的作品,因为写的是宋代宣和遗事。今人基本不这么看,大致认为《水浒传》是元末明初的作品,作者可能是参加过元末农民起义的某个读书人。

  施耐庵说

  《水浒传》为施耐庵所著,一是见于明人笔记中,胡应麟《少室山房笔记》、徐复祚《三家村老委谈》、徐树丕《识小录》、周晖《金陵琐事》等书皆有记载。二见于《水浒传》雄飞馆刊本、贯华堂刊本的题号,尤其是贯华堂本,该版本是金圣叹腰斩百回本,只保留前七十一回,认为前七十一回是施耐庵所著,后为罗贯中所续,并自己伪造了序言。此版本一出,传播十分广泛,施耐庵写《水浒传》就成为很多人的看法。

  然施耐庵究竟何许人也?施耐庵,名子安,号耐庵,原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或苏州人,后来迁居江苏兴化或淮安。元至顺二年(1331)进士,曾在钱塘做过小官,后萌生退意,退出官场,终生未再仕,潜心著书立说,卒年约在明洪武三年左右(1370)。民间曾传言其参加过张士诚的反元起义,或被朱元璋征召,但皆不能证实。有关施耐庵的材料非常之少,明代的笔记中甚至未言其名,只提曰施某,所以一些人都把施耐庵当作是写《拜月亭》的元代戏曲家施惠。

  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江苏省兴化、大丰、盐都等地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施耐庵的材料,有《施氏族谱》、《施氏长门谱》、《施耐庵传》等,但这些材料矛盾之处颇多,且为《水浒传》流行数百年之后才出现,所以很有可能是名人效应的回荡,真实性是值得商榷的。实际上《水浒传》为施耐庵所著的说法最早的两种版本出现于明末崇祯年间,比别的早期版本都晚,距《水浒传》的创作已过去三百年。所以也有不少学者认为施耐庵其实并不存在,只不过是个假托的人名罢了。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就说:“疑施为演为繁本者之托名。”

  罗贯中说

  此说见于明代郎瑛《七修类稿》、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王圻《续文献通考》、《稗史汇编》、许自昌《樗斋漫录》、阮葵生《茶余客话》等书的记载。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说:“《三国》、《宋江》二书,乃杭人罗贯中所编。予意旧必有本,故曰编。”《水浒传》的明代刻本题为“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有人就认为施耐庵不过是“是乃俺”的谐音罢了。真实作者只有一人,即为罗贯中。

  罗贯中,名本,一说名贯,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人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生卒年月约为1330-1400,终年七十一岁。罗贯中比施耐庵小三十五岁,除了《三国演义》之外,尚有《三遂平妖传》、《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粉妆楼》、《龙虎风云会》等著述几十种。但这些作品文字水平都很粗劣,故事也都平常,不像是出于《三国演义》的作者之手,也许是年少之作,也许是后人伪托。

  罗贯中写《水浒传》的说法也不见于任何一种早期刻本的题签,只是在明人笔记中有所记载。其可信度自然也要打些折扣。倘若《水浒传》真为罗贯中所著,那就意味着四大名著中的两部皆出于一人之手。但《三国》《水浒》一为浅近文言,一为白话,风格大相径庭,说是出于同一人之手,实难完全取信于人。更多人认同的是二人合著说。

  合著说

  二人合著说不但见于明代笔记的记载,而且在许多明代的刊本皆是如此题写,似乎最为可信。嘉靖间出版郭勋家刻的《忠义水浒传》二十卷一百回本、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袁无涯刊《忠义水浒传》一百二十回本,署的是“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与之相近的还有明万历三十年(1602)前后容与堂刻本《水浒传》,署名是“施耐庵撰,罗贯中纂修”。明人高儒说“《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百川书志》)。

  合著说又有四种不同观点,即施作罗续、施作罗编、施作罗改、罗作施改。最常见的是施作罗编,明清两代笔记所记,大多数或为“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或为“施耐庵撰,罗贯中纂修”。这里已经非常清晰,著者施耐庵、编者罗贯中,“的本”意即“真本”,即它确实为施耐庵所写,罗贯中只是加以整理编订。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学生,学生对老师的著者加以整理编辑,这是容易理解的。但至于其中二人成就各占多少也是个无法弄清的问题。在今人的看法中自然是原作者更重要,但以当时小说形成和流传的情况,编次者的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

  历经许多作者才臻于完善

  《水浒传》作为一部享有世界声誉的文学作品,弄清楚其作者是谁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从其传播状况来看,其产生和丰富并不是一时一地一人一力所致。《水浒传》所写宋江等一百零八人在梁山聚义的故事本有所源。《宋史》上记载宋徽宗宣和三年(1122年),“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今山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宋江等归顺后,梁山好汉的故事便开始流传,人们在勾栏瓦肆之中,演绎心目中的英雄豪杰。首先将其进行故事化、演义化的是南宋时人编的《大宋宣和遗事》,据该书记载宋江、晁盖等36人聚义梁山、横行齐魏,后被朝廷招安。而据南宋罗烨《醉翁谈录》记载当时已有《青面兽》《花和尚》《武行者》《石头孙立》等说话篇目。元杂剧更是有许多“水浒”的戏目,今天我们知道的有几十种,其中有剧本完整保存下来的就有大概十种左右,如康进之的《黑旋风负荆》、李文尉的《燕青薄鱼》、李志远的《还牢陌》等。这些故事和人物在后来的《水浒传》中都能看到影响。在许多题为“施耐庵的本,罗贯中撰修”的题目中,所谓的“的本”就是当时书会才人说书所用的文字参考资料,而这种本子大都是经过众人之手长时间集撰而成的。

  从水浒的故事产生到《水浒传》的出现经历了二三百年的历史。《水浒传》的作者把流传于民间参差不齐、水平各异的各种传说和作品进行整理加工、编撰创作,终使其成为一部伟大的文学名著。作者的功绩毫无疑问是应该得到赞扬的,但《水浒传》的写作并不等同与今天作家的创作,它是凝结了无数前人辛劳在内的。我们今天在认真弄清楚《水浒传》的作者是谁的同时,自然不应该忘记那许多无名的英雄。《水浒传》是陆续完成的,其功劳应归于广大的人民群众。从某种程度上说,施耐庵和罗贯中是他们中最重要的代表,据此可以说《水浒传》是历经许多作者才臻于完善,才终成就了不朽功绩的!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