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引进剧作,还要引进运营模式
中文版《妈妈咪呀!》除了保证在制作上不走样,在市场营销推广上,也与该剧此前所有语言版本在世界上的通例完全接轨,即采用“版权合作”方式展开。英方通过5年授权对每场演出的实际票房所得进行版税提成,授权中方5年内不限场次演出,但实施严格的演出品质监控。
长达5年的产业化运作长线,让亚洲联创公司充满信心。“以前我们都是引进人家的戏和剧组,在产业链的末端进行一点分成,就算做了上百场,盈利空间也非常有限。这次中文版《妈妈咪呀!》的合作,中方真正进入了产业链上游,我们自己核算、控制整部剧的成本。在这里,盈亏平衡点如何计算、每个演出季怎么制定,我们都遵循了国际经验。”田元说。
中文版《妈妈咪呀!》制作成本是3000万元人民币,根据估算,京沪穗200场演出,就可望实现保本,并争取盈利。“首轮演200场,可不是一拍脑门就定的!”田元笑着说。根据运营规划,京沪穗的200场演出,即上海88场、北京80场、广州32场;此后,该剧还将试水二线城市,进行巡演;再往后还将登陆港澳台、新加坡,开始第三个演出季;最后计划在上海长期驻场演出。这种“以时间换空间”的盈利模式,也是欧美音乐剧产业的经营特点。
中文版《妈妈咪呀!》的国际范儿,还体现在严格遵循欧美音乐剧的预演机制。在国内,一个剧目完成彩排,也就意味着正式演出的开始。但在欧美,每当一部大型剧目创排完毕后,制作方总要定向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免费观看,通过预演测试观众的反响,观察演员的实战能力,并随时予以调整。因此,预演就相当于剧目走向市场前的“产品调试”,通过预演使剧目定型,然后再正式公演,也是负责地向观众提供成熟的演艺产品。
中文版《妈妈咪呀!》在上海预演过程中,中英方制作人员每场都坐在观众席里,记录下观众的每一个情绪细节。经过分析归纳后,首演前,他们又对舞台表演和歌词进行了最后调整。用英方制作人士的话说:“这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伦敦西区标准的音乐剧,一旦公演,我们不会再去修改、变动内容。从公演的第一场起,观众看到的这部音乐剧就是最终的成品。”
记者手记
这块“试验田”的标本意义
风靡全球300座城市、拥有4500万人次观众、创造了超过140亿元人民币票房的《妈妈咪呀!》,堪称世界音乐剧的精品杰作。如今,它以本土化的制作成功地展现在中国观众面前,让中国观众眼前一亮。也许,它与制作方所期待的“零瑕疵”国际品质相比还有提升空间,但它对国内音乐剧生产所产生的示范效应,以及它所彰显的中国音乐剧未来的自信,也许更值得说道。
音乐剧是当下的热门,许多人都在试水,各种演出消息时有所闻,但几乎没有令人满意的作品。问题出在哪儿呢?诊断和建议也是众说纷纭,各行其是。中文版《妈妈咪呀!》的实践有很多值得总结、思考、借鉴的东西。特别是他们做事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对艺术负责,也对观众负责的执拗,都是我们所缺乏的。
中文版《妈妈咪呀!》不是第一部“汉化”的音乐剧,但它却是第一部完全以国际音乐剧产业化标准来运营的剧目。它就像一块精心栽培的试验田,将以《妈妈咪呀!》为代表的欧美音乐剧百年成功经验、运作模式、生产营销流程,真正学到手,也为探索解决国内音乐剧制作、表演、推广等环节存在的各类问题,提供了不少有益的借鉴和思考。
从单纯引进演出项目到国际版权合作制作,在踌躇满志中起航的中文版《妈妈咪呀!》,将中国音乐剧的产业化进程向前推进了一步,同时更加拓展了东西方文化艺术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就像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宇所言:“这些年来,中国的文化体制改革进程,已经从思想解放和体制机制创新的高度,为中国音乐剧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要素配置重组打开了大门,放宽了眼界,开辟了通途。”
如果将引进国外优秀剧目看作是中国音乐剧发展的第一步,那么,制作经典剧目的中文版,就是第二步,比如中文版《妈妈咪呀!》,以及亚洲联创公司已经开始与外方洽谈的《猫》、《音乐之声》的中文版合作,都在此例。在学习吸收外来经验的基础上,中国音乐剧将迈开第三步,那就是生产出符合国外音乐剧产业发展模式,同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原创音乐剧产品,进而推向世界。这或许正是“拿来”的终极意义和未来期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