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美抗战军品博物馆乔迁新址后迎来首批36名参观者
美国学者竖起大拇指
团长先生和夫人站在大巴前,拼命地挥着手,逆光下,一头白发熠熠生辉。团长先生不断地重复着,“I will be back(我会回来的)!”
来自美国加州的团长和他的35位团员是华美抗战军品博物馆乔迁新址后的第一批参观者。一个月前,团员们通过互联网知道了华美抗战军品博物馆的存在,那时的华美还“藏”在官渡区大板桥街道华美生态园中,位置偏僻、路途崎岖,但这并没有阻碍他们的热情。他们和华美抗战军品博物馆馆长宋向东约定——一个月后昆明华美见。
昨天,昆明亚洲花都云南植物园,华美抗战军品博物馆新址。团长先生带着团员准时赴约,他们中多数人都是研究中国历史、亚洲历史的专家。
墙上挂着的老照片让人仿佛回到抗日战争那烽火硝烟的年代。这座目前昆明最大的二战军品民间博物馆,拥有从全省各地收集而来的大刀、军刺、弹药箱、工兵铲、军用电台、档案、证件等“二战”实物420余件,其中部分展品堪称“绝世孤品”。
这个占地大约3亩的博物馆内,高大的树林和茂密的灌木总是不经意间冒出来,点缀两侧,映衬着采用钢架结构玻璃墙体搭建的建筑主体。室外,三三两两又错落有致散居在草坪上的农家石碾、石缸、饮马槽等设计体现了浓浓的园林味道。抗战文化和生态环境相互融合,突然让这个开放式的博物馆有了那么一点不一样的味道。
“一路上,大家都在讨论这段历史,包括他们看过什么书、自己的叔叔当年飞过哪一段航线等等,我感觉他们对这一段历史真的是太感兴趣了。”导游芦伟介绍。团员们经常说,旅游景点可以再看,但作为研究中国、亚洲历史的学者和对飞虎队、驼峰航线有浓厚兴趣的美国人,不能错过这样一个专题性博物馆。
宋向东说,当年,昆明市民错把飞机上的鲨鱼图案当成老虎,并就此为飞行队取名“飞虎队”,听到这里,Barbara拉着同伴的手笑了。但当她走过“史迪威厅”、“远征厅”、“驼峰飞虎厅”和“胜利厅”4个部分,并最终在陈纳德头像前合影后,她的眼角有些湿润,“那一刻,我想到了我的叔叔。”Barbara和同是飞虎队队员后代的David站在博物馆前久久不愿离去。
“我并不了解叔叔的故事,我没有和他交谈过,甚至都没有见过他,我只是从妈妈的描述里知道他是一个飞行员,大学毕业就参加了空军,随后来到中国,参加了这场战争。”对于叔叔经历的空白认知并没有阻碍Barbara对叔叔的崇敬和爱,Barbara坚信叔叔是真正的英雄,“所以,我想要来中国,来云南,来昆明,来这个博物馆,了解这段历史,或许我能寻找到一些东西。”
“我们刚在重庆参观了史迪威博物馆,通过网络,我们了解到昆明有这么一家民营的二战史博物馆,所以决定来参观!”从博物馆走出来,David竖起大拇指,对着宋向东微笑,“昆明真的很棒,美国有很多专题性的博物馆,没想到这里也有,而且这个博物馆里有着浓浓的人情味。宋向东花了很多精力和心血来收藏这些二战藏品,能够参观这样的博物馆是我的荣幸!”
原本计划1个小时的参观行程不知不觉中增加了一倍。临走时,每个人都上前与宋向东握手告别。“请你一定要坚持办下去,因为它非常特别,我一定会再回来的!”团长先生紧紧握着宋向东的手,再次许下一个约定。
“18年来,我始终坚持收藏,我也一定会继续坚持下去。”宋向东说。
记者杨璐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