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雕塑家:河南宋基会的“宋庆龄”雕塑是山寨作品

2011年11月13日 15:34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引起争议的“宋庆龄”雕塑

    雕塑家许鸿飞专访

  □羊城晚报特约记者 汤力 柴银赣

  艺术家必须监制整个创作过程

  羊城晚报:最近,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与河南省宋庆龄基金会关于“宋庆龄”雕塑的设计与建造发生了纠纷,您对这个事件怎么看?

  许鸿飞:像这样的情况,如果委托方拿了艺术家的作品构思、小样,而没有按照行规层层放大,没有艺术家亲自的监制,有时就会失去艺术家创作的精神。因为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有小稿,还有中稿、大稿,在这个创作的过程中艺术家会根据自己的思路、自己的经验,对作品不断地改进,不停地调整。在把小稿放大的过程中,他会慢慢去调整,使想要表达的能得到完整的表达。尤其是雕塑,它是立体的空间艺术,它的每个角度都一定要完全表现。

  羊城晚报:有媒体称此事件是艺术家的尴尬,不知道该不该承认这件作品是自己的作品?

  许鸿飞:是有些尴尬。正常来讲,一般很少出现这种情况。在整个创作过程中,艺术家自始至终跟到结束才好承认这件作品是他的。如果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他没有一直跟踪到完成作品,他的设计、构思和制作都无法得到完全的表现,那么这件作品很难说体现了艺术家的思想和价值。

  羊城晚报:艺术家创作者本人应不应该承认这件作品?

  许鸿飞:这件雕塑违背了作者最初的设计和构思,现在出来的成品已变了样。就好像我的创意被别人拿去用了,那他们做出来的东西我是可以不承认的,因为他们只不过借用了我的点子。

  羊城晚报:这算不算是“山寨作品”?

  许鸿飞:就是山寨嘛,除非这个艺术家肯签名,肯承认这件雕塑是他的。

  换了思路作品就变成另一个东西

  羊城晚报: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有时会有官方的参与,或者资本、市场的介入,等等,一件艺术雕塑作品在创作过程中,怎样在几种不同的力量之间找到平衡?

  许鸿飞:如果公权力或者是市场力量介入得太多,一个艺术作品很有可能就会失去艺术家赋予它的原来的意义。如果委托方或是施工方换用了不同的思路、不同的方式去完成一个作品,它就变味了,变成另一个东西了。但如果艺术家认同委托方的修改方案又是另一回事了。作为艺术家,你必须坚持自己的艺术观点,你必须有自己的艺术主张。如果委托方提出有益的建议,我会接受;如果委托方说得不在理或非专业,我可以去说服委托方。实在不能就做出一些平衡的处理。毕竟艺术家也要养家糊口,为订单做出妥协也是没办法的事。

  羊城晚报:像这种公共空间的大型雕塑作品的创作施工,存不存在“二次创作”的问题?

  许鸿飞:也可以这么讲,但这个创作一定要作者参与。首先作者画了构图,如果得到委托方的认可,然后再画小稿,小稿得到认可之后就会有中稿,中稿得到认可之后又会放大出大稿,这是几种不同的创作过程。因为大小不同,作品的效果有所变化。在二次或多次的创作过程中,作品不断得到深化、加强,最终到达一个高度。

  羊城晚报:您觉得这次纠纷是怎么造成的?

  许鸿飞:委托方对艺术文化的理解和艺术家之间肯定是有距离的。理解力和认知的不同肯定会出现分歧。一件好的艺术品应该到理解它、懂它的人那里去。很荣幸,我的一些作品得到客户或收藏家的认同。广州富力中心门口就有几件我的作品,他们懂我的作品,给予作品应有的尊重;琶洲会展公园买了我的《吻》,说明这些领导有自己的艺术欣赏能力,他们看到作品的价值;东莞也有这个意识,他们计划投资一笔钱来买艺术家的作品放于城市的多个空间,包括我的《春天的故事》。有什么样的读者就有什么样的作家。他们相互的提升才是真正的美德。

  一味跟市场走会最终迷失自我

  羊城晚报:艺术家在市场上如何坚持个人艺术风格?

  许鸿飞:艺术家如果只是一味跟着市场走,最终会迷失自我,会沦为一个工匠。唯有坚持独立的艺术主张和内心的自由,艺术家才能形成自己的个人气息。市场是一把双刃剑,它有益于艺术家,也会伤害到艺术家,所以要谨慎。市场充满多种可能,它可以造就你,也可以毁灭你。但更多的艺术家在与市场的磨合中找到自己的共性和个性。如果没有自己的原创,没有自己的价值,在市场上也是难以立足的。就拿爱马仕、卡地亚、LV来讲,它们都有自己的原创价值。这种品牌价值是经过不同时期的审美和市场辨别一起综合出来的,不是突然间就能打造出来的。打造品牌需要一个过程,就是艺术家在传承前辈的艺术时,他们有了新的发现,就这样在漫长的时间里不断丰富它们,从而获得与时代审美相吻合的风格。

  羊城晚报:市场和艺术家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么样的?

  许鸿飞:优秀的艺术家的作品一般都是慢慢被公众接受的,公众的认可是艺术家的作品在市场上获得影响力的一个前提。比如,你的作品一开始1万元有人接受,后来2万元也有人愿意出价了,是因为你的作品存在的价值不断被发现和演绎,再后来3万元也有人买,到后来几十万元、上百万元也有人付出,它证明了艺术潜在的市场价值。一般来说,唯有不可替代的作品才有这样不断上升的空间。但市场也有泡沫,一个清醒的艺术家不能迷信于市场的神话,在市场运作带来自信心和价值认可的同时,还是要回到艺术是表达人的思想和世界的源头去。市场和艺术家是相互间的选择,他们是平等的。唯有如此,市场发现才会作用于艺术家身上。但我相信,好的艺术家不在这个时代被发现,就会在下一个时代被发现,这个时候它跟市场无关,只与时间有关了。

  羊城晚报:那这种工程式的作品在艺术家的整个艺术生涯中的价值大吗?

  许鸿飞:不大。比如之前我也做了很多那种工程,现在我就不一定会做了,它会影响到我的独立的艺术创作。但当艺术家的价值还没有人认可,作品还没有人接受的时候,他只能先做那种工程。因为艺术家解决生存问题之后,才能够按自己的追求来创作。现在我宁愿多做几件自己原创的作品,价值都要远高于做一项工程。我自己的原创作品我就有话事权,不是别人让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我做出来的雕塑,喜欢的话就可以买,你不喜欢就可以不买,我不会强求别人接受我的作品,但不管怎样我都可以自由创作自己的雕塑。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蒲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