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未完成的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之游客服务中心效果图
河西的风雨和塞外的流沙,日复一日地侵蚀着有着“东方卢浮宫”美誉的我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从2008年开始,我国再次投入数亿元,实施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如今,大部分工程基本竣工并开始发挥作用。莫高窟的风沙减少了75%左右,极大地减缓了风沙对敦煌壁画和塑像磨蚀。莫高窟文物的保护也上了一个台阶。
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包括敦煌莫高窟游客服务设施工程、崖体加固工程、栈道改造工程、安防工程,以及莫高窟崖顶风沙防护工程五个子项目。2007年12月,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得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批准立项,2008年12月,该工程的初步设计方案得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准,并获得拨款2.61亿元。2009年,各项工程全面开工。
到2011年底,除游客服务设施工程仍继续在建以外,其它3项子项目工程已基本竣工,并开始发挥效益。
防风固沙,将风沙对莫高窟的危害降至最低
地处沙漠边缘的敦煌莫高窟,千百年来长期受到风沙的严重威胁。稍有风吹,就有流沙从崖顶飞泻而下。流沙不仅吹蚀及磨蚀露天壁画及洞窟围岩,而且磨蚀洞窟壁画和彩塑,甚至造成岩体坍塌。积沙又造成窟前环境污染,经常要扫除,拉运窟前积沙。
80年代以前,每年要从窟区清除积沙约3000一4000立方米,耗资巨大。进入80年代后期,敦煌研究院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实施莫高窟崖顶风沙危害综合防治试验研究,逐步确立以固为主,固、阻、输、导相结合的防护原则,建立了一个由工程、生物等措施组成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防护体系。
莫高窟崖顶风沙防护工程,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子项目之一,在原有风沙防护项目基础上增加砾石铺压,扩大了高立式阻沙栅栏、麦草方格沙障和植物固沙林带防护,进一步完善莫高窟崖顶风沙防护体系,将风沙对莫高窟的危害降至最低。
历时3年,工程新建了高立式阻沙栅栏6000米,麦草方格沙障112.4万平方米,植物固沙带10万平方米,砾石铺压带165万平方米,200立方米蓄水池2座,改造现有滴灌系统及1200米输水管道,形成了防沙障阻沙、沙生植物林带挡沙、麦草方格沙障固沙和砾石压沙的综合防沙、治沙体系。
据监测,该项目的实施使莫高窟的风沙减少了75%左右,极大地减缓了风沙对敦煌壁画和塑像磨蚀。这一项目的实施不仅对莫高窟风沙危害的防护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我国西北风沙地区文物古迹及重要经济设施的保护具有示范作用,在国际上也具有示范意义。
崖体加固完成,石窟崖面风化松动得到遏制
在今年“6.16”特大暴雨灾害中,莫高窟崖体屹立风雨安然无恙,飞天仙女毫发无损。这得益于刚刚完成的莫高窟崖体加固工程。
上世纪60年代完成的以“支”、“顶”、“挡”、“刷”为主要措施的莫高窟南区崖体加固工程,解决了莫高窟绝大部分崖体稳定性的问题,对于莫高窟的加固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保护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石窟崖面风化日益严重,在刮风下雨时崖面发生落石、流沙等现象,对游客安全构成威胁,影响了莫高窟的开放。
更重要的是,崖面的进一步风化,造成接近崖顶的上层洞窟成为薄顶洞窟,降水入渗导致了这些洞窟壁画产生酥碱、疱疹等病害,威胁着洞窟壁画的保存。此外,原来崖体加固时,受当时技术所限,没有对所有裂隙进行封闭,一些裂隙发育后在石窟崖面上形成了一些危险块体,对石窟保存不利。
敦煌莫高窟崖体加固工程由敦煌研究院联合兰州大学先后进行了可行性研究、方案初步设计、施工设计,由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技术服务中心承担施工,主要采用敦煌研究院多年来研发的PS防风化技术、PS-F裂隙灌浆技术、薄顶洞窟加固技术、砂砾岩石窟崖体锚杆锚固等技术措施,对莫高窟南区崖体作进一步加固。
该工程完成锚(索)杆锚固637.86米,PS防风化加固12476.97平方米,薄顶洞窟加固1108.04平方米,PS花管注浆1017.6平方米,缓坡危石清理1820.18平方米,短锚杆支挡2392.38米,槽钢支顶24米,肋钢缆拉30米。
崖体加固工程的实施使得石窟崖面的风化得到明显遏制,石窟崖体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刮风下雨时石窟崖面落石和砂砾明显减少,并防止了大气降水入渗顶层薄顶洞窟,使这些洞窟壁画得到了有效保护。
新安防系统即将运行,新栈道迎接八方来宾
莫高窟原有安防监控系统始建于1989年,该系统连续使用了20多年,为确保莫高窟的文物安全起到了保障作用。然而,因为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监控系统已无法胜任现代安防的更高要求。
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中的安防工程于2009年7月开工,2011年11月底按期顺利完成。新建成的莫高窟安防系统主要包括入侵报警、视频监控、音频复核等多个子系统。
莫高窟安防系统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文物系统一级风险防护要求设计施工,监控系统全面覆盖了莫高窟所有洞窟和窟区要害部位及馆藏文物,具有报警部位显示及图像、监听复合等功能,可对布防区域进行全面有效监控。整个工程的施工和设备安装始终注意保持现代化设施与古建环境风貌的相互和谐,并采用LED灯作为摄像机的辅助光源,节省了能源。
目前,已完成设备安装和监控系统初步调试,待通过综合性初验后便可进入试运行阶段。
上世纪60年代修建的参观栈道至今已服役了50年,栈道栏杆与地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存在安全隐患。栈道栏杆高度仅有85-90厘米,也不符合国家室外工程安全要求。今年完成的栈道改造工程修建的栈道栏杆高度达110-120厘米,长度1432米,栈道地面3467平方米,保证了观众的人身安全。
除近年实施的敦煌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之外,几十年来,敦煌研究院常年持续不断从事敦煌石窟(除敦煌莫高窟外,还包括敦煌西千佛洞、瓜州榆林窟等)本体洞窟壁画与彩塑的修复,总计修复壁画3109平方米,加固彩塑34身。经过及时抢修,这些病害壁画和塑像得到妥善保护,使其重要的历史信息和珍贵价值得以保存。
工作人员在莫高窟第154窟前除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