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办春晚,听老电视文艺工作者如何说
□程实(郑州)
毋庸置疑,有相当一些年头,每年央视“春晚”,都是中国老百姓年夜饭后又一道“大餐”。然而,近些年,这道“大餐”不论请谁烹饪,如何烹饪,都不可否认地“每况愈下”,很不合广大观众“口味”,且已引起不少人的“牢骚”。本人相信,现在每年央视在讨论如何制作这道“大餐”时,肯定都是“伤透脑筋”。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还是先看看行家怎么说。央视春晚第一任导演黄一鹤近日来郑州,在参加“兰花百家竞芳菲第八届全国电视戏曲‘兰花奖’暨第十一届全国电视文艺‘百花奖’颁奖活动”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春晚”话题讲的一些话很有意思。他觉得:“国家和社会越来越发展,但是这样一种传统过年的文艺晚会,观众的满意度却越来越下降,这是不正常的。这个问题不能绕着走,不能回避。”(新闻见12月19日本报A22版)
之后,作为一个老电视文艺工作者,还提出了他的“建议”:“做电视文艺跟古代文人一样,就是要心怀百姓,不能从自我好恶出发,真正了解观众喜欢什么。……观众累了一年了,全家人围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这里有高兴的心情,也有积攒了一年的烦躁。节目如果全是隔靴搔痒的,他们怎么能喜欢,要从节目上关注他们的心里创伤,跟百姓坐在同一条板凳上,他们才能喜欢。”
“跟百姓坐在同一条板凳上”,虽不敢说这话对“救春晚”一语中的,至少也有个“八八九九”。这些年人们为什么不喜欢春晚了?说到底,就是有人太从自我好恶出发了,导致春晚离社会现实远了,离百姓生活远了,不仅越来越假,而且要么一味地“独唱”、“联唱”,要么一味地歌呀颂啊,撑死了也不过是上两出插科打诨、“隔靴搔痒”的节目,仿佛那节目就不是给百姓看的。
此外,这些年,一提起办春晚,总是在名演员上兜圈子,仿佛离了某个名演员,这春晚就办不成了,就没人看了。以这样一种心态办春晚,那春晚还能好看得了?某个名演员的节目充其量也就二十几分钟,可一台春晚却是4个小时啊!再说,有人完全忘了,某个名演员上春晚之前,我们的春晚对广大观众的吸引力并不比后来的差呀。
如果我们总是脱离社会现实,从自我好恶出发,不能心怀百姓,或者一直走不出依靠个别名演员“撑”春晚的“思路”,又想在除夕夜晚将吃罢年夜饭的广大观众“拉”到电视机前,那就只能是自欺欺人。这一点,正如黄一鹤所说:“不找准根本问题,不管是赵本山还是陈佩斯上都没用,别说就一个赵本山,就是再多的赵本山也救不了春晚,什么联唱、什么独唱都不行。”
信然。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