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启雯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借他笔下人物之口说:“曾经有那么一个时代,每个人都想活得清醒。”那是40多年以前(甚至可能更久),那时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也没有电子邮件更没有微博。在各种表达方式和表达工具突飞猛进的今天,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随处可见,清醒更是难能可贵的品质。
其实,书为媒的世界也能折射出“时代众生相”,文化事件向来庞杂枝蔓,没有标准答案。像包装明星一样包装作家、茅盾文学奖评奖引争议、百度文库打“擦边球”惹怒众作家……既然惹来纷纷热议,便足以构成事件,也正因诸多答案悬而未决,就更可能促成文化气候和文化生态的潜移默化。
像包装明星一样包装作家:“作家经纪人”是水到渠成还是拔苗助长
事件回放:
“要出版我的书?请和我的经纪人谈吧!”这是一位作家对图书出版事宜的回复。作家经纪人,是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新职业。媒体调查显示,作家对经纪人的需求相当迫切,但目前国内经纪人市场比较混乱,诸如侵犯版权、拖欠稿费等问题时有发生。难能可贵的是,2011年6月新闻出版总署下属的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开设全国版权经纪人/代理人专业实务培训班,重点培训“作家经纪人”。接受作家委托,为作家寻找、开拓有效的出版渠道,在帮助作家打开市场的同时,作家经纪人会从作家收益中获取佣金,“作家经纪人”正像各色娱乐明星经纪人那样悄然风行,并且有望成为国家职业的一种。与此同时,由作家个人创办的工作室也已经显山露水。
点评:
就当下现实来说,作家经纪人真的“水到渠成”了吗?或者说作家经纪人的时代可以轻易实现吗?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客观地说,否认作家经纪人价值乃至故意诋毁的现象并不少见,一方面是由于作家传统意识作怪,另一方面则与作家经纪人整体素质有关,由此也就产生了作家经纪人有可能是拔苗助长的论调。对此,应一分为二看待,一是要看到其积极意义,二是不能故意拔高,更不能刻意美化,以为作家经纪人就是作家权益维护的“灵丹妙药”。
百度文库:打“擦边球”惹怒众作家
事件回放:
2011年3月15日,注定要在人们的记忆里留下浓重的一笔。这一天,当人们都在关注每个人作为消费者的权益保护问题时,贾平凹、慕容雪村等“50位中国作家讨百度书”让人们开始关注另一个权利——数字版权或网络版权。随后的媒体关注、网友评论、双方辩论,似乎已远远超过消费者权益保护这一主题了。
点评:
声讨百度的作家指责百度偷了他们的作品,侵害了他们的权益,指责百度文库是一个“贼赃市场”。百度则认为,自己只是为网民提供了信息储存空间、一个文档分享平台,完全适用所谓的避风港原则。不难看出,双方虽没有对簿公堂,但实质已上升到有关互联网著作权保护的法律之争。而给互联网立法恰恰是目前的一个软肋: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不适用,难以厘清当事方的责任关系,是互联网上很多纠纷久拖不决的一个重要原因。此次作家与百度的版权纠纷,双方辩论、交锋,最大的意义并不在于最后会分出怎样的高低,而在于能不能在促进、甚至于加快完善互联网立法工作方面起到推动作用。
京东用白菜价卖书:爱书人偷着乐,出版商“横眉冷对”
事件回放:
2011年6月18日,京东商城推出全场图书“限时18小时,满200减100,满100减50”的消息几乎震惊了每一个爱书人。
大家纷纷奔走相告,抱着电脑哼着歌,点着鼠标抢着书。几乎是一瞬间,京东书库里王小波的书空了,金庸、三毛的书亦全空了,大部头如《罗马帝国衰亡史》、《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更是被一扫而光。
许多人就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人生中购书数量最多、金额最大的一次图书订单。
点评:
当京东开始用卖白菜的价格卖书时,互联网B2C业务又迎来了一次嘉年华式的狂欢。
有人欢乐地认为是“打击了出版社的嚣张气焰!”有人不安地认为是“书价便宜得让人有罪恶感!”还有人横眉冷对:“京东扰乱市场!”与此同时,几十家出版社联名抵制京东。
许多人这才恍然大悟:自古以来,谷贱伤农,谷贵伤民。京东卖书,乐翻的是爱书人,惆怅的是出版社。但由此显现出的出版业深层问题显然不在于此。
知名作家争抢办杂志书(MOOK):纯文学时代有可能复苏吗?
事件回放:
2011年4月初,纯文学双月刊《天南》甫一上市便被读者一抢而空,在微博上,随处可见有读者反馈“买不到”。上市不足一个月便加印,在微博上营造出的氛围是:这本纯文学杂志“卖疯了”。
不止《天南》,2011年3月,作家安妮宝贝主编的杂志书《大方》号称起印100万本;同一时间,笛安主编的杂志书《文艺风赏》上市,一周之内销量上1000册。另外,《超好看》、《千城》、《私·念念不忘》、《白纸黑字》等也引人注目。纯文学杂志(或杂志书)一反常态,高调回归市场……仿佛让人感觉当年《收获》的势头又回来了。不仅感叹,纯文学杂志真的开始复苏了吗?!难道20世纪80年代的纯文学时代又回来了?而且年轻作家出任主编创办杂志书渐成风潮。
与此同时,今年因各种原因,百十来种刊物遭遇停、休刊的命运,平均3天一种。当然,杂志书也“遭遇尴尬”的局面:《大方》第一期始,第二期终。第三期已无法面世。“以书代刊”从一个行业话题,迅速转变为公共话题。
点评:
无论出版人给MOOK的定位如何,不可否认的是“以书代刊”的指责之声不绝于耳。很大一部分的杂志书在封面上标注期号、大张旗鼓宣布“创刊”的行为不禁让人疑惑——或许连他们自己都不清楚书与杂志在出版法规上的明确区分吧。耐人寻味的是,在新闻出版总署对于杂志书的政策尚未明朗之时,市场上仍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杂志书——这大概是“遭遇尴尬”局面一个重要原因。
“90%作品属于模仿和复制”:到底是什么令文艺失去了创新的锋芒
事件回放:
11月12日,2011中国版权年会上,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表示,目前国内很多文化艺术作品创造力不够,90%的作品属于模仿和复制的。今后国家将通过设立文化创意扶持体制和基金提高文艺作品创新能力。
国内九成文艺作品属模仿复制让人吃惊吗?单从数量上看,我国文艺创作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中国小说类新书数量为4300多部,长篇小说总量达到前所未有的3000余部,电影526部,电视连续剧405部,约15000集;动画片年产量22万分钟,舞台剧4000台。可以说诸多数字已稳居世界第一。但精品在哪里?
柳斌杰指出,电影、电视,小说等领域,作品重复复制的多,积重难返。因此,厘清隐藏在国内九成文艺作品属模仿复制背后的病因和根治办法就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点评:
众所周知,衡量文学大国的标准不在于数量,而在于作品的厚重,在于孕育了多少文坛的巨匠。国内文艺创作领域,利益优先和功利投机的逻辑正主导着所谓的“文艺创作”,由此掏空了文艺作品的精神内核。
国内九成文艺作品属模仿复制的事实让人深思,到底是什么让文艺失去了创新的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