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被古人视为重大节庆,这一天皇帝要亲自举行郊祭,百官要上朝进贺,在民间则有祭祀祖先、神明的习俗,所以有“冬至大如年”的俗谚。而且冬至后,还有“消寒会”。
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认为,冬至是阴消阳长转化的关键节气。冬至入九,数足九九,则春风送暖,寒意全消,所以俗话有“九九消寒”的说法。而为了度过漫漫严冬,古人想出了各种娱乐来进行九九消寒。如冬至后,一些文人雅士邀集亲友,大家轮流出钱饮酒作乐,以消磨冬日,这种宴会叫做“消寒会”。
消寒会始于唐末,又叫“暖冬会”,古籍也有记载。据五代王人裕撰《开元天宝遗事·扫雪迎宾》上所记,唐朝时,长安有个大富翁,每当下雪天气寒冷时,他会叫仆人在自家的街道口,在雪地上扫出一条小路,自己亲自站在路口前,拱手行礼迎接宾客,为客人准备菜肴宴饮寻乐,称为“暖寒之会”。
此外还有“九九消寒图”,分梅花消寒图、圆圈消寒图、文字消寒图三种。古人为了计算这段日子,想出了制图计日的方法,用画梅、画圆圈或填影格字等形式来记载,又简称为“九九图”。
“九九消寒图”,大多是一株八十一瓣的梅花,或有八十一个小圈的九丛圆圈,从冬至日起,逐日涂满一瓣或一个小圈,并做记号标示阴晴雨雪,至第八十一日,冬尽春来。《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消寒图乃九格八十一圈。自冬至起,日涂一圈,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
《帝京景物略》还记载了有趣的“九九歌”:“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头吹觱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家家堆盐虎;六九五十四,口中呬暖气;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单;八九七十二,猫狗寻阴地;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要伸脚睡,蚊虫虼蚤出。”
除此之外,古人还画“九九消寒表”,九行八十一格,自冬至起,日涂一格,格满寒消,相传并有明朝功臣刘伯温所传口诀:“上阴下晴雪中心,左风右雨两分清,九九八一全点尽,春回大地耕作勤。”
还有一种深受文人雅士所喜爱的“九九迎春联”。上下联各九个字,每字都是九画,一样都是双钩空心字,从冬至日起,按日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全联填完,则严冬已去,春暖花开。如“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故城秋荒屏栏树枯荣,院春幽挟巷草垂茵”。阳 波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