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化新闻

中国成世界第一动画生产大国 需从数量向质量转变

2011年12月31日 11:03 来源:湖南日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国成世界第一动画生产大国需从数量向质量转变
图为颁奖晚会现场。 通讯员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记者 李国斌 通讯员 曾秋甫

  12月27日晚,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首届动漫奖在天津举行颁奖典礼,共有全国动漫界的30个项目获奖。我省宏梦卡通的“虹猫蓝兔”获得最佳动漫品牌奖、蓝猫动漫的《蓝猫龙骑团》获得最佳动画电视片奖、拓维信息的“手机动漫公共服务平台”获得最佳动漫技术成果奖。

  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动漫奖是目前唯一经中央批准的国家级动漫奖项,也是中国动漫界的最高奖。3项国家级动漫大奖的获得,反映出湖南在推动动漫产业做大做强方面所取得的可喜成绩。湖南动漫产业起步早、发展快,近年来经过转型升级,原创能力日益加强,崛起了一批知名动漫企业,创作生产出一批优秀作品和原创动漫形象。

  成为第一动画生产大国

  不仅仅是湖南,“十一五”以来,在宏观政策和一系列鼓励扶持动漫产业发展的专项政策支持下,中国动漫产业快速发展,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少到多、由代工走向原创的转变,在推动文化产业结构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文化部开展的动漫产业发展专项调查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动漫产业产值达470.4亿元,同比增长27.9%。

  国家广电总局2011年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制作完成的国产电视动画片数量达到385部、22万分钟,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动画生产大国。动画电影在整体电影市场中所占比重快速增长,2010年生产动画影片16部,2010年前三季度国内动画电影总票房收入约为4.89亿元,其中国产动画电影为1.69亿元。进入2011年,动画电影的增势再度提速。仅今年1至8月,动画电影就已经实现了12.2亿元的总票房。动漫衍生品开发风生水起。至2012年前,中国动漫衍生品市场规模年均增长率维持在30%左右,预计2012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20亿元。

  仍然面临诸多问题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我国动漫产业在盈利水平、产值规模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仍存在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动漫产业高端人才缺乏等诸多问题。

  有专家表示,目前我国动漫产品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对目标观众定位狭窄,进而阻碍了动漫产品在题材、风格、样式上的开拓。而国际上成功的动漫产品非常注重各年龄层的观众,努力打造老少皆宜、妙趣横生的作品。一直以来,我国动漫产品如动画片被定位为儿童片,这种观念和心态直接影响了我国动漫产品在题材、风格和样式上的拓展,导致长期以来动漫产品成为幼儿教材——故事生硬直白、形象简单、充满说教味道、缺乏想象力。目标观众定位的狭窄也直接影响到了动漫产品在类型上的扩展。我国动漫产品类型还比较单一,缺少励志、青春等主题性作品,进而导致了衍生品开发困难,产业链难以维系。

  此外,急功近利、简单改编、重复开发的现象比较普遍,导致整个行业原创力不足。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艺术处副处长钟明岚说,近两年有40%左右的国产动漫电影是基于改编或者续拍,其中一个非常突出的例子就是近几年来关于孙悟空的动漫电影和动画片层出不穷。

  需从数量向质量转变

  从数量上看,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动画生产国。我国动漫产业正面临着从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的考验,创意内容是动漫业最核心的环节,也是中国动漫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美、日、韩3国强大的动漫产业主要是基于内容上的优势,说明“内容为王”在动漫产业中依然是制胜法宝。

  12月27日,在首届动漫奖颁奖仪式当天,同时举行了“中国动漫的提升与跨越高峰论坛”。湖南省文化厅负责人表示:“‘提升’就是提升作品质量和效益,在故事内容和艺术形式上下功夫,做到吸引眼球打动人心,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跨越’就是动漫资源跨越地域、行业、国门”。

  要提升和跨越,精品力作不可少。2011年5月19日,中央批准在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中增设国家动漫奖,每次表彰30个。此外,由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和新闻出版总署共同实施的国家动漫精品工程也即将启动。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从原创动漫推广计划到国家动漫精品工程和国家动漫奖,政府主管部门的助推,就是希望动漫产业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

  据悉,“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采取4项措施扶持动漫产业发展:完善激励机制,提升动漫产业品质;扶持骨干企业,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鼓励技术创新,提升动漫产业技术水平;发展动漫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刘欢】
    ----- 文化新闻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