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艺成为构建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2011年,文学艺术的现状、困境以及未来,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焦点话题。
文学艺术的繁荣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精神高度和思想深度,但是,我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却并未能与时代的发展相适衬,面临着繁而不荣的尴尬境况。对此,过去数年间,文艺界内部、媒体平台以及普通文艺爱好者都在围绕有关问题展开广泛讨论,试图寻找到一个有利发展的路径。
辽宁省是文学艺术大省,拥有较强的创作队伍,创作数量逐年递增,但是,距离真正的文学艺术强省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如何使辽宁文艺评论界更密切地关注当下的文艺发展动态?如何有效地介入辽宁文艺实践?辽宁文艺界人士一直在思考这一系列的问题。
2011年12月21日至12月23日期间,由辽宁省文联和大连市文联联合主办的“2011·辽宁文艺论坛”在辽阳召开,省内20多位文艺评论家出席。论坛的宗旨十分明确,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探究文学艺术的发展走向。研讨期间,与会学者深入分析了当下文学艺术发展暴露出的问题,明确提出文学艺术应当成为构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文艺应如何作为要建立与生命相连的艺术话语
随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第九次全国文代会的召开,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文艺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是:“在新的时代要求下,我们的文艺应如何作为? ”
“2011·辽宁文艺论坛”主题是“新历史起点的艺术走向”。论坛意在深入新形势下的文艺实践,对当下文艺尤其是辽宁文艺的走向进行探索。辽宁文艺评论界一直在思考,文艺如何才能“化人养心”,富于感染力;文学家、艺术家创作出的文艺作品如何才能贴近生命、滋养心灵,从而使文学艺术成为构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发挥出文艺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广大的文艺工作者应当主动承担起进一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重任。为了从不同角度阐释和解读,论坛设计了8个题目供与会学者讨论,分别是:当下艺术的社会学、文化学话语批判;反思观念艺术的流行与现状;对艺术观念的重寻与回归;回归中国传统文脉——让文艺抒发性灵;艺术如何才能富于感染力;艺术 “化人养心”、“美育代宗教”、“审美教育”的意义与可能;艺术与现实、艺术与生命的关系;艺术与中国人的精神生存等。
省文联副主席洪兆惠说:“我们对当下艺术言说的现状有一个判断,现在,在文艺评论领域,工具主义话语盛行,消费主义话语盛行,唯独缺少艺术自身的话语,很多评论距离人的生命、生存非常远。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想深入探讨一个话题——今天我们如何言说艺术?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厘清艺术与生命的关系,艺术与人的精神生存的关系。这一问题也是艺术最根本的问题。 ”他提出,艺术就是生命运动本身,艺术关注的是个体生命,艺术应该落实和回归到一个个具体真实的个人,“今天,艺术拯救人的心灵的功能被淹没了。艺术需要关注的是生命内在的挣扎,要尊重多面、多变的生命,尊重生命纠结中的痛苦和困惑。因此,艺术是神圣而充满生命感的,是痛的,不是仅仅逗人笑的娱乐工具。 ”面对当下的艺术现状,只有建立起艺术的生命话语,让艺术与实实在在的个体生命相连接,艺术才能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文学艺术应该重温传统重建自己的生命感悟
在商业时代背景下生存的文学艺术,很难逃离功利、浮躁的气氛,甚至演变为商业链条上的一环。对此,近年来,许多学者呼吁传统的回归,呼吁文艺工作者重寻艺术的初衷,从一个更纯粹、更本质的角度投入艺术实践。
大连文联副巡视员王晓峰以玉器为例,阐述了文艺重归传统的必要性。他说:“当下的文学艺术处于什么状态呢?不如以前还是比以前更进步?举个例子,诗人艾青之子艾丹写了一本书,叫做《玉器时代》。这本书的基本观点是,中国的玉器从古至今在技术方面不断上行,但是,在艺术上却不断下行。也就是说,今天的玉器制作,已经没有了古代中国人的想象力,没有了高度的概括力和思想性。玉器的这种变化可以用来比拟当今的文学艺术。在古代中国,玉器是千千万万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当下的文学艺术有没有这样的功能和性质呢?自上世纪之初至今,所谓的现代文学艺术,实际上已经与我们的传统精神渐行渐远了。 ”
“文学和艺术该怎么办?我觉得,应该重温曾有的传统,重温千百年来中国古人遗留下来的艺术体验、艺术精神和艺术经验,重建我们自己的生命感悟。所谓的重建应当是一种创造性的温习,是一种新的艺术探索。虽然它可能是片面的、絮语的,但是,应当以这样的方式来接近艺术的本身。 ”王晓峰说,“真正的大师,他们的创造方式和思想方式,并不是现在那种所谓学理式的、学院派的方式,更多的是絮语的方式。因此,面临当下文学艺术的现实,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重建。 ”
辽宁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胡崇炜也结合书法艺术的发展阐述了传统之于艺术的重要性。他认为,文艺必须抒发性灵,“书法本身就是传统艺术,讲究性灵。要想写好书法就必须写性灵,古今所有优秀的范本,无一不是书写性灵的结果。用一支毛笔在黑白相间之中,运用线条来表达性灵,是一件很难的事。难就难在灵感,什么时候有灵感,什么时候才能写出上佳的字,否则就是应付之作。有性灵的字哪怕历经千年,再拿出来看依然有它的生命力;而没有性灵的字,就算是昨天刚写的,墨迹都还未干,也一样是死的。 ”
文学艺术应直面生活,观照人的精神生存和精神现实
传统固然蕴藏着许多宝贵的艺术因子,不过,在提倡传统的同时,依然还要把目光摆在现实,直面文艺的现状,直面现实,直面生活,直面人的精神生存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合未来文艺发展的路径。
省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作家张颖回顾了“五四”以来艺术言说方式的变迁过程,她认为,当下文艺工作者所操持的言说艺术的工具已经出现了问题,他们是在用错位的言说工具来言说艺术,来从事艺术实践。因此,她提出:“在我看来,回归传统,回归文脉,并不是说要彻底回归文言文时代,也不可能回到现代白话文时代。那么,艺术的走向究竟是怎样的?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这仍然是一个需要不断进行探索的问题。 ”
当下,中国艺术价值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教授胡玉伟说,主要问题是:艺术的功能取向被维系在商业性、娱乐性和世俗性上,充斥着喧嚣和嘈杂。为此,他提醒:“艺术的商业化来势非常凶猛,甚至打破了文学艺术生态的平衡,应当引起我们的警觉。 ”他在与文学爱好者交往的过程中发现,民间有许多极具生命力的文学团体,他们组成团体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爱好,“在我看来,民间文学团体的诞生和活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那些普通人对文学仍然怀抱着一种信仰。他们能够从文学创作中获得精神寄托,我把这种寄托看做是一种自我救赎的方式。 ”他认为,这恰恰说明文学确实具有某种调节精神焦虑的作用,文学对应的是人的精神生存,解决的是人的精神困境问题;当下的艺术应当构建生命的精神境界,对人的精神进行再塑造。只有这样,人们才能走出消费时代的精神困境,寻找到精神上的出口。艺术解决不了现实问题,但艺术解决的恰恰是引发人在现实中行动力量的精神现实。
论坛研讨期间,学者们除了各自发表观点,也就某些具体问题展开了互动式讨论。洪兆惠说,选择在这样一个时间点来集中探讨艺术的走向,是因为焦虑感和责任感的双重作用。他认为,作为文艺工作者,面对文艺的现实,要抓住时代赋予的机会,在文化建设上有所作为。大连市文联党组书记何明洲从尊重文艺的个性创造和文艺家须肩负起社会责任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春晓对本次论坛的议题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对当下艺术走向做一个科学判断,是有必要的,了解当下艺术是怎样的状况,才能研究它未来走向的可能性,包括当下艺术的发展受到哪些制约,我们都应有所回答。李春晓说:“我认为当下文化艺术的现状是‘繁’而不是‘荣’,我们的精品创作少而又少,繁荣和浮躁并存,混乱和有序并存。有责任的艺术工作者应对此有深深的焦虑。艺术为谁而创作?艺术应有什么样的艺术担当?我们应该用有效的、让人信服的文艺批评去引领,我们的这个课题非常有价值。 ”最后,他提出,对文艺的功能应该深刻认识,要发挥艺术“化人养心”、寓教于乐的功效。他呼吁广大文艺工作者肩负起应有的历史使命,为文艺的未来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报记者/王 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