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问道老子故里鹿邑:老君台前日军13发炮弹齐哑

2012年01月19日 09:2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0)
问道老子故里鹿邑:老君台前日军13发炮弹齐哑
老子雕像
明道宫门前的悠闲居民 记者 孔晓宁摄

  本报记者 孔晓宁摄

  中国有句老话,叫“墙内开花墙外香”。这句话用在老子身上,很是贴切。这位春秋时期哲学家著的《道德经》,虽仅五千言,却是当今世界翻译文字最多、发行量最大的经典著作。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就曾在电视上号召国民,每家买本《道德经》,“以解决思想上的困惑”。美国前总统里根不仅把《道德经》中“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句名言写进国情咨文,还采用老子“无为而治”思想,治愈了高企不下的通货膨胀。人类文化思想遗产,可以穿越历史天堑,为今天的变革提供原动力。老子文化就证明了这一点。

  在国外名气一点不亚于孔子的老子,在当今中国处境如何?记者登上前往老子故里——河南鹿邑的列车时,脑子里突然冒出这个问号。

  故里看辉煌

  从安徽亳州下车西行,入鹿邑地界不远,便见一座规模宏大的殿宇,让我自然联想到了山东曲阜孔子故里的金碧辉煌。

  这座太清宫,所在地为太清宫镇,古时称为曲仁里,仿佛注定了要与曲阜同出圣人并异曲同工。进得宫门,依次可看三清殿、道源碑林、翰林苑、老子故居、三圣母殿、九龙井、望月井、李母墓。现存石碑中,最珍贵的要属唐玄宗李隆基所立的《唐·道德经注》碑,还有宋真宗御书御制并篆额的先天太后之赞碑。据介绍,五六年前,这个地方还归一家农场打理,残庙破碑形影相吊。近几年照着唐宋太清宫旧貌修复重建,才又有了今天这番恢弘景象。

  相传公元前571年,老子(李耳)就出生于这一带,700多年后的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这里建起了老子庙。次年秋七月庚午,汉桓帝刘志前往“亲祠”。随后从魏至宋,又有7位皇帝来此朝谒。特别是唐高祖李渊,认李耳为始祖,以老子庙为太庙,并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他的继任皇位的儿子孙子,也纷纷前往曲仁里祭祖。老子的庙庭太清宫,于是一扩再扩,其精致华丽一时可媲美长安王宫。太清宫在自称“道君皇帝”的宋真宗时期达到鼎盛,以后屡屡毁于兵燹。眼前的太清宫,也许尚未完全复原唐宋盛况,但那时的大兴土木,可谓举全国之力;而现今复建,只是一县所为。这特别令人感佩。

  鹿邑人还在太清宫南边新建了一个“老子文化广场”,并把高深宏博的道家文化精华,嵌入广场的一砖一石之中。进广场先过玉带桥,桥是并列3座,暗含了老子的“三生万物”之意。广场中心的太极图,表现出事物发展过程总是阴阳相交、对立统一的,这正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老子雕像高达27米,他宽额长眉,垂首拱手,似仍在为人们传“经”布“道”,指点迷津。

  老子雕像基座上,有“天下第一”4字,而它下面标着的英文,意为“最伟大的哲学家”。老子的哲学思想,都凝聚在他那部意奥无穷的《道德经》之中。一部分上下两篇八十一章的“哲理诗”,竟然能在问世2000多年后,让政治家从中领悟治国安邦之道,军事家从中发现克敌制胜之道,学问家从中琢磨纵横捭阖之道,医学家从中借鉴长生不老之道,建筑家从中体会贴近自然之道……鹿邑人把这个广场修得大大的,也许他们认为惟有如此,才能与老子哲学在当今无可限量的普世价值相衬。

  遗址听故事

  从太清宫继续西去5公里,又能见到一座宫阕,称为明道宫,显得更为富丽堂皇。这里最早有座升仙台(亦称老君台),相传为老子聚徒讲学之处。唐朝时以老君台为中心,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后来同样毁于兵火战乱。2005年得以重建,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亭台楼阁与绿柳翠柏交相辉映,基本恢复唐时景致。

  未进明道宫,先过升仙桥。桥下清水如镜,映照出老子“上善若水”思想的光辉。老子在《道德经》中,大力推崇水的“善利万物而不争”的高风亮节,启示人们应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这种生命和谐的思想,在当今这个躁动多于律动的时代,显得多么必要!

  一路穿过迎禧殿、宫元殿、文昌阁、腾云阁、享殿,我们终于来到了老君台前。这种用土堆成的高台,在中州平原一带比较多见。可8.84米高的老君台非同一般。它不仅是宏扬老子思想的基地,而且演绎过太多的历史传奇。

  听导游解说,孔子最后一次拜见老子“问礼”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当时,孔子周游列国,宣扬恢复周礼,没料到在陈蔡被围,“绝粮七日”。解围之后,他带着弟子来到鹿邑,向老子请教释疑。听过老子一番治国治身宏论,孔子在回程中对弟子感叹道:我知道鸟能飞,鱼能游,兽能走,而不知能乘风云上天的龙。今天我见老子,他就像是龙啊。

  如果说中华文化归根结底就是一种龙文化,老子思想称得上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在老君台前,我们还听说了另一个传奇故事。

  20世纪80年代初,有位名叫梅川太郎的日本老人,来到刚刚开放的中国,特别要求到老子故里“观光游览”。他来到老君台,蹒跚着爬上33级台阶,在老子像前拜了又拜。接下来,向旁人讲了一件亲身经历的往事。

  1938年农历五月初四,梅川太郎所在的日军炮兵部队,奉命支起迫击炮,向鹿邑县城几个制高点轰击。一阵炮响之后,奎星楼、南城门城楼都轰垮了,仅有老君台岿然不动。虽然向台上打中了13发炮弹,可一发没响!日军觉得怪异,没敢再打。进了城后,他们发现这是一座“神庙”,吓得爬上台阶,向太上老君顶礼膜拜。

  现今老君台一棵柏树树干上,还嵌着一颗炮弹。台下,立着一个“和平碑”,上面有梅川太郎的署名。日军当年开炮齐哑,当地老百姓视之为老君显灵。而我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以老子思想为代表的崇尚和谐的中华文化的威慑力使然。

  让老子走进民间

  明道宫大门口,不少当地居民或坐或站,惬意地享受着冬日阳光的温暖。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看来已经渗透在故里后人的血脉里。

  可一旦进入明道宫与太清宫,便感觉里面像冬日的天气一样冷清,参观者寥寥,而且多年来一直入不敷出。这种现象,在国内其他历史文化遗产地也不鲜见。

  今天的中国人,对于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难道缺乏兴趣和热情?恐怕不能简单地下这个结论。

  在新的城市化进程中,如何让文化遗产穿越古今,走进民间,融入群众生活,为群众喜闻乐见,并且形成新的生命力和生产力,正是鹿邑这样的历史文化名城面临的现实课题。

  历史文化遗产的现实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例如,老子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与今天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不谋而合;老子倡导的生命和谐思想,与当今大行其道的休闲文化、养生文化以及慢生活方式等,不乏内在的有机联系。老子发现的宇宙人生的本质与规律,与人们日常的工作与生活更是息息相关。既然老子文化与现实有着天然、融洽的联系,我们何不借助创意这个“桥梁”,把它们串联起来,由此形成新的人们需要的文化产业呢?

  鹿邑正在构建串连太清宫、明道宫的“两区一线”新城。乘此契机,完全可以充分发挥老子故里的资源优势,打造与老子思想相协调的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形成历史韵味、文化气息、市井民俗、休养身心、商务交际、休闲体验等功能齐备的新城。它不仅会成为当地居民的福地,而且将以鲜明的特色吸引八方来客。

  这种古今文化交融与碰撞后引起的嬗变,已在鹿邑演绎,日后还会越来越精彩!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