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年味儿重回中国人心里? 怀念儿时过年吗
放鞭炮、贴春联、挂灯笼、办年货、祭灶王、拜祖先、吃团圆饭、守岁、逛庙会、舞龙舞狮、玩社火、看社戏、穿红戴绿、发压岁钱……
从遥远的农耕时代走来,一直到今天的商业文明,春节都是中国人最隆重的节日。每到此时,汹涌的回乡大潮、琳琅的商品货物,宾朋满座、觥筹交错,屋里的欢声笑语、屋外的鞭炮起伏……组成了这一片大地上独有的风景,绵延千年。
然而,不知何时,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觉得“年味儿”淡了,不论年轻年老,不论是男是女,似乎都觉得过年不再那么让人兴奋和激动了。
“年味儿”究竟是什么?究竟是“年味儿”淡了,还是人们的感觉变了?又如何让“年味儿”重回人间,重回到中国人的心里?
你怀念儿时过年吗
感叹年味儿越来越淡的年轻人,开始在网上晒“小时候的年”,诸如“如今的你还记得儿时怎么过年的吗?”之类的问题,总是能引起许多共鸣。
有网友写道:“小时候过年,最喜欢的就是放鞭炮,一大串一下子放完了,还觉得不过瘾,偷偷把没放的鞭炮拆成一个一个的,装一口袋,点根香,能放到半夜。”在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压岁钱是最让孩子们兴奋的,一网友表示:“那时候压岁钱很少,两三块钱就让我们很高兴了,不知道该买什么,也舍不得买,最后往往把攥皱的钱小心翼翼地放在保密处。”当然,值得回忆的还有年夜饭。“全家人一起包饺子,我就在旁边捣乱。现在年夜饭大家很少在家吃了,都提前在饭店、酒店订年夜饭,虽然在外面吃年夜饭省去了做饭洗碗的麻烦,但感觉没有小时候全家人挤在家里,一边看央视春晚一边包饺子热闹了!”一位70后网友感叹道。
年轻人在怀念,年老的也在怀念。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发帖说:“我们那个时代困难,一年到头,连白面都吃不上几回,更不用说吃肉了。新衣服也只能过年穿,家里孩子多的,也就老大做一件,换下来给老二,然后以此类推。即便这样当时的小孩们也很高兴。现在人们天天能吃到鸡鸭鱼肉等各种好东西,随时可以买新衣服,哪里还有过去过年的兴奋劲儿呢?”
年味儿的时间哲学
“年味儿”变淡了,然而究竟什么是“年味儿”,又为什么让人如此怀念,如此难以忘记?
著名民俗学家、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刘魁立说:“说到‘年味儿’,首先要说到一个关于时间的问题。时间本来是物质存在的形式,没有物质存在,也就无所谓时间。但是对人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人生百年,说长不短,说短不长,在这么一段生命中,在物质的发展中,总得有一个参照物,以便于我们计算时间的变化。其实人类有一个共同的参照物,太阳。太阳周而复始,有它自己的周期,这个周期是圆形的,或者螺旋形的,那么这个圆形从哪里开始呢?在时间发展的长链里,在哪里找一个头儿呢?所以人们把子夜12点,规定为一天的开始,春节的这一天,规定为一年的开始,正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这个开始的时候,人们怀着对未来的期望,积蓄力量,在新的时间段里推进自己的人生和事业。所以,它非常重要,正是这种重要,让人们感到庄严、郑重,也就有特别的情绪和记忆。这就是‘年味儿’。当然,还有其他诸如信仰、情感之类的内容让它更加充实,更加被人重视,加深它的‘年味儿’。”
年味儿的仪式哲学
连接着两岁的交替,关系着过去的总结和未来的筹划,因此也就有了许多特殊的仪式,来让年变得更加庄重和神圣,这些仪式就叫作风俗习惯。
刘魁立说:“比如家庭,家庭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最重要的一环,因此总结和调整家庭关系,让家庭在未来更趋和谐,是过年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比如怀念祖先,把他们的贡献用特殊的意识重现,以此继承他们的精神,激励现在的人们要更热爱家庭。再比如向老人行礼,既是一种感恩,也是对他们奉献的一种继承。而给孩子压岁钱,有鼓舞年轻人、给予某种寄托的意味。所有这一切,使得家庭能够在这个时候做一个过渡性的调整,并且处在一个特殊的氛围之中,身在其中的人感到与平常完全不同的感受,这也就是‘年味儿’了。”
非独家庭关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是如此。刘魁立说:“过去有一整套完备的体系,从腊月开始筹备,扫房子、剃头、洗澡、穿新衣服、迎神等,一直到年后,所有这些让人从内到外,身心举止,都深切地感受到,新年开始了,这样‘年味儿’自然浓了。”
年味儿其实是感觉
所以,“年味儿”的本质,其实是一种感觉。所有外在的仪式、风俗、习惯等,都只是让这种感觉更加明显,更加深刻。
刘魁立说:“人们说过年缺‘年味儿’,首先要问自己,感觉变了没,有没有把它当作一个特殊的时刻,有没有给自己的过去做一个总结,给未来做诸多筹划,有没有辞旧迎新的心态?”
当然,外在的影响,也确实存在。刘魁立说:“社会环境、时代的变化,很多原本可以加强感觉的东西没有了。比如迎神、祭祖,现代人特别是城市人已经很少进行了。再如漫长的休闲,农业时代是没有周末的,也就是在冬闲的时候有这么一段休息的时间,如今许多条件改变了,特别是大年夜,人们对着电视机里的画面以及无法交流的演员,看别人表达情感,自然‘年味儿’就淡了。”
港台传统年味儿浓
许多人认为传统年节的风俗习惯,往往在港台乃至海外华人中会更多地保留下来,似乎在他们那里也更能感受到过年的气氛。
他们为何能保留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
刘魁立说:“一种文化处在被强势的异文化包围或者和异文化并存的环境中,文化间的界限会变得异常清晰,人们保护自身文化的意识会变得更强烈。不同的文化之间有交流也有碰撞,这种环境中特别需要把自己的文化身份强调出来。特别是海外华人,他们可能在国籍上已经变了,但是在血统上、文化上,依旧沿袭着旧的传统,以此来表现出他们自身固有的、和异文化不同的内涵。我想,正是这样一个原因,使他们反而能保留更多的传统风俗。而在内地,这种文化共存的现象相对要弱,有些传统随着时间的变迁而发生改变。”
让“年味儿”回归
即便是抱怨“年味儿”淡了,但无数的中国人依旧踏上回乡之旅,依旧将春节视为最重要的节日。所以,现在的问题是,怎样才能让“年味儿”回来,回到人们的心中。
刘魁立说:“首先要在内心里调整自己,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个假期,而是辞旧迎新的一个节点,要对自己的过去加以总结,对未来妥善规划,这样才会有过年的感觉。”
当然,外在的环境也同样需要,刘魁立说:“传统节日在今天,应当有一些恰当的,和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形式,让人确实感到时间周期的转换,新旧的交替。”
然而这并不容易,刘魁立表示:“这不是一日之功。百年以来,自我们的夏历被取消之后,也就意味着我们原来的元旦没有了,不叫‘年’了。过年似乎变得名不正言不顺。西历新年的‘元旦’更像一种社会政治性的节日,和我们的历史传统没有什么关系。但在另一方面,百年以来,传统的年在中国人的心中并没有被抹去,人们仍旧以夏历年为‘年’,仍旧是情感所系。就我个人的感觉,这两年来,我国法定节假日改革之后,‘年’的气氛其实在逐渐浓厚,当然相对于几十年前,乃至百年前的那种‘年味儿’,依旧还淡,但总算是在变好,是一条上行的曲线。所以我觉得现在可以算是一个过渡阶段。在未来,过年会越来越有内容,也会越来越有‘年味儿’。”
本版撰文 晨报记者 周怀宗
不同观点
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陈静:
春节游、购物节添新年味儿
“年味儿”往往和特定的仪式、民俗等相关。但实际上,民俗从来都是多样的,和各地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出产等相关。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生活中的喜悦很少,年往往意味着吃好的、穿好的,所以对年的感觉尤其深刻。而在现代,很多原本稀罕的东西见多了,也就不稀奇了,没有了特殊的感觉。所以,未必是年本身变化了,也有人们感觉变化的因素。
实际上,传统的风俗习惯是在漫长的时间里自然累积和沉淀而成的,从来也没有过法定的仪式。同时这些风俗习惯也随时而变。比如过去很多节日和农业生产有关,特别是春节,但在工业时代,也未必就失去了意义。工业时代也要有张有弛,大家总要有一个停下来休息的时间,于是共同约定一个时间,一块儿停下来,歇一歇,调整一下,总结一下,规划一下。
所以,这种变化不能简单说好或坏,中国人对于家庭,有一种超越世俗的神圣感,这种感觉不会因为移风易俗而改变,最多只是用另外一种形式表现出来。
其实,很多人谈传统节日的现代化,在传统节日中增加现代生活的内容,但这个不是法律规定、行政命令可以做到的,它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其实现在过年已经有很多新的内容,比如旅游,在传统社会是没有春节旅游的;再如购物,现在很多人会在春节期间飞到香港等地方去购物,这也是当今过年的一种新内容。因此,节日的变化,应该归于自然的选择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