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18万元鸡血石真假迷局:主人不愿再作鉴定

2012年03月02日 08:22 来源:武汉晚报 参与互动(0)

  《18万元鸡血石真假迷局》追踪

  主人不愿再作鉴定

  武汉藏家多相信地大结论

  上午,央视鉴宝专家说它人造;下午,地大检测中心称它真品,18万元买来的“鸡血石”陷真假迷局。昨日,本报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引发圈内圈外热议。记者昨探访徐东古玩市场时了解到,鸡血石真品在武汉古玩市场很罕见。

  遭遇冰火两重天

  吴女士说,丈夫3年前花18万元买这块鸡血石出于两个原因:首先是喜欢,他们收藏奇石有很多年;其次,他们认为这块鸡血石有投资价值,有增值空间,看准了,就买下了。

  3年来,吴女士偶尔将鸡血石在武汉收藏圈中展示,无论是文物鉴定专家,还是收藏爱好者,第一眼看到这块鸡血石,都会赞叹,“从没有人质疑过这块鸡血石的真假”。吴女士说,曾有圈中好友出高价购买,但他们不愿放手。

  央视《寻宝》在武汉征集藏品时,吴女士带着鸡血石上节目时是信心满满的,不料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更令人没想到的是,当天中午,就有人打电话给吴女士劝她贱卖鸡血石,“既然专家都说是假的了,还不尽快低价出手。”

  吴女士怄不过,这才决定去找权威机构做鉴定。对于中国地质大学珠宝检测中心给出是真的结论,吴女士感到欣慰。

  昨天,记者提出,能否将鸡血石再拿给武汉的文物鉴定专家看看。吴女士表示,这几天不停地有熟悉或不熟悉的人打来电话,打听鸡血石的情况,生活已经受到很大影响。她觉得,没有再做鉴定的必要,也不想在争议中越陷越深,“只要自己心里真心喜欢这件藏品,就好了。”

  武汉藏家多相信地大

  在徐东古玩市场,鸡血石并不常见。寻遍这家古玩市场,不过5家店铺售卖鸡血石。记者看到,一家玉石店摆放着一块红色“鸡血石”,比吴女士持有的“鸡血石”稍大,店主开价68万元。

  这名玉石店老板认为吴女士的“鸡血石”是真品,“既然有中国地质大学珠宝检测中心的鉴定,假不了。”

  另一家古玩店老板郭女士也说,“在玉石古玩界,大家还是更信珠宝检测中心的结论。”不过,她称,出现在徐东市场的真品鸡血石很少。

  业内人士力挺技术检测

  熊胜华,国家鉴定估价师、从事文物、古玩鉴藏研究近30年。他的弘卓古玩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店内悬挂着“有偿服务,误鉴必赔”的条幅。

  在熊胜华看来,专家对鸡血石的鉴定,只是常规的人工鉴定手法,像是医生诊断病情,只是进行了“望闻问切”,靠的是肉眼检查、经验判断,终究是缺乏足够的科学根据。而用仪器对“鸡血石”检测,就像是给病人拍CT、做B超,人是无法代替的。

  熊胜华认为,专家是人,不是神。诸如鸡血石、祖母绿、钻石、红宝石等地矿物质,都应以专业鉴定检测中心的技术鉴定为主。只有将专家鉴定和技术鉴定结合起来,这样得出的鉴定结论才具有准确性和权威性。

  研究员鉴宝是个人行为

  昨日下午,记者拨打了央视鉴定专家王育成的办公电话,一直无人接听。随后,记者拨通了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的电话,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王育成研究员是该所文化研究室主任,只有周二上午才来所里上班,其他时间不在所里办公。对方还表示,已在网上看到了有关报道,研究员受媒体邀请参加电视鉴宝节目是其个人行为,研究所不会干预。

  记者 张勇军 查锴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