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让学术的归学术,市场的归市场
在国际艺术品市场,鉴定师需凭证上岗,出现真伪鉴定事故亦需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新上任的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日前表示,故宫规定院内专家不得以故宫博物院的公务身份在社会上从事非公务文物鉴定活动,以及与文物拍卖、文物市场等有关的藏品鉴定活动。(3月6日中新网)
规范有公务身份的专家的鉴定行为,是目前文物鉴定乱象下文博部门的一个积极举措。马未都曾说,“专家大都依附单位,单位名气越大,专家就相应越有价值,所以专家的介绍都说某某博物馆专家,而不是说某某专家。”
如能让有公务身份的专家远离市场评估,对于崇尚“明星专家”的文物鉴定市场而言,应能多少缓和一下过热的“民间鉴宝”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种种乱象。
以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为例,该机构在2005年补充了新一批委员之后,第二年随即公布了新的管理规定,其中一条正是“未经国家文物局许可,不得以本会委员身份执行文物鉴定任务”,只是这种规定对于业界而言,约束力尚有限。规定之后的监管是否能落到实处,是个问题。
曾有国家文物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对笔者说过,除非鉴定委员常年在境外而无法履行义务等极少数情况可以免去委员职务,一般情况下,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不会轻易做出免除委员的决定。
由于我国的文物鉴定资格认证制度和鉴定行为监管机制尚未建立,仅仅依靠文博系统内部的自律规章,难以消除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目前所处的鉴定混乱局面。
而在国际艺术品市场,绝大多数商业鉴定行为都会通过正式注册的鉴定机构完成,艺术品鉴定师与建筑工程师一样凭证上岗,出现真伪鉴定事故亦需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艺术品市场中的问题最终只能通过市场手段去解决。让从事学术研究的专家去做市场评估,原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
□马继东(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