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语上海24小时书店:工夫下在通宵之外
■“挑灯夜战”毕竟违背生活规律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上周四,目前沪上唯一一家24小时书店——大众书局福州路店启动无间断营业模式。有人评说:“上海从此有了一盏文化长明灯”。开张当晚9小时销售码洋为2000余元,开张次日24小时销售码洋为15000余元——成绩不错。然而,针对书店的一些瑕疵,业内人士及各界爱书人欣喜之余,也以一片好心泼了点冷水。
寄语书店方
工夫下在通宵之外
大众书局福州路店被贴上了“24小时”、“通宵经营”这样概念分明的标签,是否就意味着可以名正言顺地偏离正业呢?
在微博上的一片赞誉声中,记者也发现了一些“不和谐音”——“装修味道太浓,去一个晚上,咳一个礼拜”;“网络不靠谱”;“座椅都在咖啡吧,不掏钱买杯咖啡自己都感觉不好意思坐”;“座椅太硬,不宜久留”;“上海书城对每一区块放什么书都有标类,这里却一团混沌”;“交通什么的就不用提了啊,买20元书送200元停车罚单啊有木有”……
大众书局方面也承认,书店正门请书法家写的匾额,还是13日才从南京运到上海的,赶工雕刻上漆,开业前晚刚刚挂上店门。而无线网络、书籍分类和座椅设计都有待进一步调整。
虽然如今现代人已经用更为先进的“扬长避短”来代替上一辈走中庸之道的“取长补短”,但一家书店之生存,除了一块“24小时”招牌,也不能处处是短板。“时间”之外,又有多少“事件”,多少“细节”能够带给读者新意和惊喜?目前“通宵书店”主营的方向为人文、设计、艺术门类,而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局限,书店方也承认,这给想看其他书籍的读者设置了一道门槛,这爿约一千平方米的书店并非包罗万象。
告诫选书师
修炼内功提升实力
除了硬件实力,大众书局福州路店还把新创的“选书师”概念作为其修炼内功的软件实力,这一“噱头”,也是其开张前最受媒体关注的。
事实上,“选书师”吴坚就是大众书局福州路店店长,吴店长每天挂上“选书师”胸牌为读者提供“度身导读”的服务时间,仅在两到三小时。他坦言道,自己毕竟学识和精力有限,不可能把店里全部的书都读一遍。“曾有一位读者慕名而来,请我荐书。交谈了几句,我就认输了,后来才知道这位读者是哲学研究生。”吴坚说,或许很多读者对“选书师”这个角色颇为期待,甚至“神”化,但目前他能提供的知识服务仅限于一般水准,只能帮读者缩小挑选范围,还做不到精准定位。
记者了解到,若以“从业时间十年以上”和“对店内书籍十分了解”作为甄选“选书师”的标准,仅福州路上包括上海书城、外文书店、古籍书店、艺术书坊在内的不少书店资深店员都有资格胜任该“新兴岗位”。在此“强敌环伺”下,作为24小时书店一大活招牌的吴坚,是提高自身修养以应对层出不穷的读者需求,还是引进外援,吸纳“术业有专攻”的同行乃至志愿者,也是大众书局的一大课题。
根据读者的阅读喜好提供阅读建议,制定阅读计划,是很多图书馆的日常和分内工作,算不上新鲜事,只不过没有图书馆提出“选书师”这个概念。
提醒爱书人
健康为重通宵不宜
“书不是快餐,第二天还能来看;但通宵成本太高,浪费的资源还需埋单。我建议,关于如何合理经营,书店可以先行试点,至少几个月后再对通宵与否作决断。”也有考察过大众书局福州路店的书店“同行”对记者表示,不会考虑跟进24小时模式。
“挑灯夜战”毕竟违背生活规律。66岁的读者马先生在听完首场讲座后略感疲惫:“对于一间书店来说,顶多开放至夜间0时,不需通宵,阅读还是不宜与正常的生活作息相冲突。”
据悉,该书店一个月运营成本因“通宵”起码增加5万元左右。对此,有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就算这5万元一分钱也赚不回来,一年不过亏60万元,但现在你看各大媒体对他们的报道量,是赔点小本赚大吆喝,为品牌做了大宣传。”
经营者有其聪明生意经自然无可厚非,但爱书人确需以健康为重。曾经风华正茂后患绝症离世的复旦女教师于娟曾在其《此生未完成》中告诫所有读者——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作为书店的经营者,也有责任提醒“夜读”的爱书人珍惜健康。
本报记者 乐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