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猫”能否敲开市场大门?制作精美拒绝山寨
从8月7日起,百老汇音乐剧《猫》中文版在上海大宁剧院开始为期一周的预演,通过观察和搜集观众的反应,制片人将对剧目的各个方面进行修整。预演之后,从8月17日起,中文版《猫》将登陆上海大剧院连演64场。之后,将在北京、广州等地完成总共160场的首轮演出。目前,正在销售的前32场演出票半数售罄,票房收入逾千万元。此次中文版《猫》是亚洲联创公司继去年《妈妈咪呀!》中文版之后推出的第二部本土化音乐剧。在《妈妈咪呀!》中文版演出取得191场、8500万元票房成绩后,本土化的西方音乐剧也曾引起不少争议:中国人用中文表演西方的音乐剧,会不会显得有点不伦不类?本土化音乐剧的路在何方?这个问题摆在了所有音乐剧人的面前。
制作精美拒绝“山寨”
在中文版《妈妈咪呀!》开演前,亚洲联创也收到过不少来自观众的反馈,尴尬的是,许多观众听到中文版音乐剧的第一反应就是质疑:这个是不是“山寨”版的音乐剧?“本土化绝不等于‘山寨’作品。”负责引进音乐剧《妈妈咪呀!》和《猫》的亚洲联创总经理田元告诉记者,不少观众带着问号来看演出,最后却都是带着满意的笑容离开剧场。这次中文版《猫》开票当日,就有观众来排队购票,他们都是看了中文版《妈妈咪呀!》后来赶早的回头客。
事实上,从前期的与版权方讨论版权引进到后期的制作和演出,中文版《猫》的所有环节都严格按照国际音乐剧产业化标准运作。以《妈妈咪呀!》为例,亚洲联创从2006年就与版权方开始沟通,直到2010年才签下版权引进合同,其中历时5年。从市场调查到提交商业计划书,从选角到舞美制作,再到整部音乐剧本土化,每一步都有外方团队的参与。“版权方最重视的就是整部音乐剧的品质,如果达不到他们的要求,这台演出根本无法出现在舞台上。”
本次《猫》引进国内,外方派了30多人的团队全程参与质量管控。外方对舞台布景、道具、服装等细节都提出了非常高的标准,只有外方审批通过的厂家,才能成为《猫》的道具和服装的供应商。《猫》的舞美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就连演员表演时所用的化妆品的品牌,也由外方选定。“整台演出演员要带妆3个小时,为了保护演员的皮肤,我们只使用国际通用的化妆品。”除了化妆品,舞台上30多只“猫”的服装也是采取“全球购”的方式,外套由澳大利亚进口,最亮眼的紧身衣则由通过授权的中方厂家生产,要经过30遍漂染、5遍染色、特殊蒸制共56道工序,所有紧身衣全部由手工制作。
打造音乐剧产业链
亚洲联创在引进《妈妈咪呀!》中文版之初,曾引起业界的争议:引进西方音乐剧并将其本土化,费时费力,何不直接引进原版来得省事高效,也更得观众的“欢心”?“我们将音乐剧本土化的工作并不单纯为了演出赚钱,而是在本土化的过程中打造属于中国的音乐剧产业链”。田元告诉记者,在西方,音乐剧并不单纯只是演出类型,而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内容制作、演出渠道、市场推广和提供相关服务,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缺一不可。但在现在的中国市场,专属于音乐剧产业的人才还是太少。
音乐剧是综合表演艺术,对演员的要求高,对其他工作人员的要求也不低。一个舞台监督的工作,就让前期准备工作人员伤透了脑筋。在西方的音乐剧舞台上,舞台监督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从事舞台监督的工作人员不但要与导演全程合作,懂得人员的调度、灯光舞美的控制,还要懂得乐谱,知道如何用音乐推动情节发展。能够胜任这个工作的舞台监督,在国内还是少数。本次音乐剧《猫》团队聘请了一位长期在国外音乐剧舞台工作的香港人,亚洲联创为这位舞台监督配备了两个助理,“我们希望在《猫》演出过后,这两位助理也能胜任这个工作”。
培养专业人才是西方音乐剧本土化带来的积极成果。为了这次中文版《猫》的演出,几乎每一位外方工作人员都配有中方合作团队,总人数超过100人。
从音乐剧《猫》1981年在伦敦西区首次公演以来,已经有了15个外语版本,中文版是最近加入这个大家族的一员。而在日本,西方音乐剧本土化的历程比我们早了近20年。早在1983年,日本四季剧团就制作演出了日文版《猫》,并专门在东京新宿搭建一座帐篷式的“猫”剧场。没料想这个剧场竟成为城市的新景观之一,当年就吸引了48万观众,从而开始了《猫》剧长达25年的公演。除了《猫》之外,四季剧团还引进制作了10余部西方音乐剧的日语版本。时机成熟之后,该剧团创作出不少原创剧目,最有代表性的是“昭和历史三部曲”《李香兰》、《南十字星》和《异国之丘》。目前,四季剧团在日本各地的演出场次年均达到2500场以上,每天约有8至10个剧组在固定的剧场或在各地巡回演出,每年的直接观众约为230万,成为日本演出市场神话般的“奇迹”。从音乐剧本土化入手,建立属于中国的音乐剧产业和原创产品,才是音乐剧从业人员的最终目标。
记者 徐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