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双语主持人季小军:曾不会翻译老子原文尴尬
季小军今年刚好40岁。从北京语言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毕业的他,因为英文好,为很多人所熟识。
他被网友们誉为“英语说得最溜”的央视主持人,甚至有中学将观看他的节目作为课后作业。
他没有国外长期生活的经历,但标准的口音让很多观众以为他是英国出生的华裔。
2008年奥运会,他用一口流利的英文将开幕式的精彩带给了全世界。特奥会、残奥会、世博会、亚运会等重大场合,都有他的英文声音。
撇开这些,季小军还有一个身份——他是个土生土长的义乌人。对很多由“鸡毛换糖”发家的义乌人来说,季小军代表的,是另一种成功。
为了宣传自己的新书《何必刻意》,季小军昨天特地回到义乌签售。早上10点,义乌青年吧;下午1点,义乌新华书店;下午4点,金华书店。
直到晚上7点,忙碌一整天的季小军才有机会说上几句话,他在义乌工商学院和大家分享了一场充满正能量的演讲。演讲时,他不止一次地自曝其短,通过这些趣事提醒学生们,何必刻意结果,需要刻意的是过程。
谈谈学英语——
大一选聘主持人,在台上呆若木鸡
大一时全校公开招聘主持人,这种活动自然少不了我的身影,毕竟对主持我还是很有信心的。但是最后环节的英语提问,我一句没听到,当时完全蒙了。
如果是在口语课上,老师说得慢点,我应该能明白问的是什么。可在当时,我脑子一片空白,完全没有听见考官在说什么,全场人只看见一个发愣的我立在场中,不知所措。
我觉得,学英语还是脱离不开多听、多看、多练,基础很重要。我那时候觉得,口语不好,和词汇量一定有关系吧,那就背单词,死命地背。一通突击,我竟然完成了两本精选词汇书,一本五千词汇量,另一本一万。
谈谈当翻译——
翻译不了“子曰”,被人递小纸条才化解尴尬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国家教委礼宾部,有一次负责一个叫“中英友好奖学金计划”的项目。项目成功结束时有一场庆祝活动。
按照安排,我得负责中方代表发言时的翻译。这种活动,领导的发言基本都有稿子,而且事先都已翻译成英文,那次也不例外。只是没想到,英方代表的翻译居然没来,我只好硬着头皮顶上。
一开始我基本还跟得上,毕竟手里有稿子。正得意,只听对方说——Chinese philosopher Lao Tzu once said(中国思想家老子说过)。我脑子有点发懵,后半句基本没听清,看了会稿子,怎么都不知道老子到底说了什么?说不了老子原文,我只能选择直译,直到有人偷偷送上来一张写有中文的小纸条,才化解了尴尬。
本报记者 贝远景 本报实习生 马敬伦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