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获奖引文学界思考:文学创作应土洋结合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来,由此引发的“莫言热”仍未退去。在一片热闹的现象背后,文学领域究竟应该借此做出怎样的审视和思考?昨天上午,“祝贺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河北文学界座谈会”在河北省作家协会召开,文学评论家郭宝亮,诗人大解,青年作家刘建东、李浩等来自河北文学界的作家、学者从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一事出发,结合各自的研究以及河北文学的实际,各抒己见,畅谈对文学创作、河北文学未来发展的冷静思考。
记者 崔哲
1
文学现状:
清醒认识差距和不足
河北省文联理论研究室研究员汪素芳认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应说是整个中国文学的胜利,因为这个奖项奖励的毕竟是作家个体的创作,不能因为莫言的获奖就对中国文学估之过高。“就总体而言,我们的文学创作距离引领世界文学潮流还很远,甚至问题还很多:批量复制、粗制滥造、量多而不精……中国文学创作作为整体要进入世界文学第一方阵,可谓任重而道远。”汪素芳说。青年作家刘建东认为,应该用冷静的态度来看待莫言的获奖,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可能还有一定的距离,应该反观这种差距,用清醒的头脑和意识看到我们的不足。
2
文学创作:
世界眼光与民族性缺一不可
“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融合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是诺贝尔委员会授予莫言的颁奖词。文学评论家郭宝亮认为,莫言的作品并不是对拉美文学魔幻现实主义的硬性模仿,而是同中国民间传统的契合。“莫言作品中世界眼光与民族性的结合,洋与土、雅与俗、飞扬与内敛的完美结合,值得我们学习。”
青年作家李浩认为,从《檀香刑》开始,莫言“大踏步后退”,即向自己的民族传统和民间文化寻找资源,但是“莫言的后退更多的是让所谓的民间和传统最大可能地‘为我所用’,针对于西方文本和拉美文学来说,呈现更强烈的异质性”。此外,李浩认为,用狂欢的、戏谑的闹剧写“正史”,也是莫言的一大创造,“缺乏创新意识是文学的死敌,莫言的获奖可算作是种验证”。
3
文学机制:
文学期刊、评论推介机制需重视
莫言的小说处女作最早发表在保定文学刊物《莲池》上。“《莲池》的存在对于莫言成为作家、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有着至关的意义”,就此,李浩认为,文学刊物对培养作家,对一个写作者走上写作的道路,获得自信和自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在,文学刊物的生存状况很不乐观,在一个娱乐至死的读图时代,浅阅读成为普遍的时代,促进和完成文学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可能需要做到更多的兼顾,在重视时效文化的同时,也着力培育具有真正经典意味的、能够代表我们华夏民族文化高端的文学,这是百年大计,需要暂时不计回报”。
河北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创办文艺理论报纸《文论报》,据介绍,这份报纸曾与《文艺报》、《文学报》成三家鼎立之势,在中国文坛及海内外影响广泛,于2002年停刊。郭宝亮认为,虽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但是再好的酒没人说的话就不会有人知道。因此,应该重视文学评论对于文学作品的推介作用。此外,在文学创作机制的完善上,诗人大解等作家还提出恢复河北文艺振兴奖、建立对河北作家作品的翻译推介机制、恢复《文论报》之类的评论媒介等几方面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