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干露露事件不是网络文化最后一个Pi

2012年11月30日 08:18 来源:新京报 参与互动(0)

  近日,网络关注度极高的干露露母女三人在江苏教育电视台竞猜节目《棒棒棒》录制中放泼撒野、大爆粗口一事,有了初步处理结果。国家广电总局官网在11月28日晚贴出公告,宣布停播江苏教育电视台竞猜节目《棒棒棒》,并要求严禁丑闻劣迹者出镜。广电总局批评江苏教育电视台违反《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罔顾媒体社会责任,为丑恶言行提供展示舞台,应当受到严厉谴责。

  “人生就是不断地放下,但我从来都没有好好地道别”。这句台词是来自李安的新片《少年Pi(派)的奇幻漂流》。很多人在不熟悉这部电影之前,读起电影名,或许会读成“Pi”,于是就是一个叫Pi的少年和一只老虎在大海上求生的故事。人人心中都有一个Pi,干露露事件就是。在江苏某电视台综艺节目里公然粗话连天之后,该节目遭遇广电总局点名批评并叫停,再次验证了干露露超强的腐蚀力,一旦与这个名字沾边,势必成为恶俗、低级的同伙。以至于我在写上述文字的时候,诚惶诚恐,生怕自己也成为一个Pi。

  但好在李安给了我iP(inner peace意即内心平静),让我意识到在人生和社会的大大大环境里,每个人都将可能遭遇到不美好的、负面的、反向的,我们称之为“恶”的事物,仿佛与虎同眠。干露露这样的女子,是山下的老虎,初觉新鲜,时间长了又心生厌烦,但总会被微博、各种报道推到眼前,密闭空间里不断听闻Pi的声音是非常痛苦的。即使在这个逐渐商业化,以商业利益为主要诉求的社会,不为虎作伥是任何人或者单位、群体应当去遵守的高尚准则,比如央视就一定不请干露露做节目,但有人或者单位、群体为蝇头小利自降底线,扔掉节操,这也是很难避免的。就像江苏这家电视台不处理粗口视频,公然传播,确实代表了一部分唯利是图的商业。在少年派的船里,有一个厨师挑衅地非要将肉汁淋在虔诚的母亲饭盘里,而一个温驯的中国水手说可以用随喜的心态淡定视之。

  随喜,应该就是面对干露露这样的Pi时最简单也最好把握的办法。干露露不是网络文化诞生的第一个Pi,在此之前有,在此之后会更多。批评这次风波的崔永元用“一丘之貉”来评价,也说过“收视率是万恶之源”。但商业社会的电视台不可能不要收视率,而绝大多数的媒体也不可能不追逐爆点和话题,或大或小,有时候尺度放宽了,底线调低了,一两个Pi就出来。

  关键是我们的心态是什么,劝人向善太啰嗦,但为了让自己舒服,也算有那么点品位和调性上的要求,学会放下是可以的,也不是所有的放下都需要好好的道别。干露露,就那么火了,能火多久,之后何去何从,有多少人真的在乎?个别单位或者群体拿Pi挑起波澜,我们就随喜好了。一个Pi而已,也没什么。

  □钱德勒(北京 娱评人)

【编辑:张中江】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