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奇才吴公虎为画虎而养虎 作品获蒋介石赞叹
吴公虎简介
吴公虎
(1904-1977),原名吴世彰,儋县人,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因擅长画虎,后改名公虎。
为画虎而养虎:民国奇才吴公虎
民国时期,吴公虎闻达于各界:在学界,他历任北平文化大学、东方大学、上海艺专、南京艺专、广东艺专等校教授;在军界,担任民国时期北伐军东路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议、国民革命军37师政治部主任;在政界,曾任北平政府参事、中央党部秘书、上海市政府专员、财政部苏北财政处处长、江西省吉安县县长、江西省政府秘书、广东省侨务处处长、广东省政府查禁委员、国民党港澳总支部常务委员、中央经济委员、儋县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等职;在文化界,担任中山日报社社长、广东文化运动会委员等职。
吴公虎作品曾多次荣膺大奖:1931年,其作品《春耕初罢》水牛图获德国柏林博览会金奖;1933年,其作品《锦绣华年》孔雀图在法国博物馆主办的中国画展中获佳作奖;1945年,其作品《威震林莽》老虎图在重庆举办的联合国中国美术展览中获金奖。此外,越南政府曾选中他的《炎威劲节》竹图,作为立宪纪念邮票图案公开发行。
1977年,吴公虎在香港病逝。
走进儋州市那大镇军屯村,可以看见一棵千年古树“见血封喉”。虽然树名令人胆寒,但它却成为村里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护佑着全村2300多人。登高俯瞰,该村以古树为中心形成“城中村”。在这个村子的西边,居住着“世”字辈的许多吴姓居民。提及“吴世彰”三个字,顿时有不少人肃然起敬。
军屯村年逾九旬的老人吴世栋透露,“吴世彰”是他堂哥的原名,后改名为吴公虎,是享誉国内外的画家。在吴世栋古朴的房屋内,海南日报记者看到悬挂在墙壁上的多个镜框里,镶嵌着吴公虎的绘画复制品,尤其是以老虎为题材的作品,颇有吞吐万里河山之气魄。
天资世彰,六岁作画
1904年,旧历龙年,儋县那大军屯村住户吴嘉珍的妻子生下一个“龙宝宝”,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吴世彰”。
民间传说,龙年宝宝多为器宇轩昂之人,未免有些唯心主义色彩。但世彰从小的确长相俊秀可爱,对事物的反应能力高于同龄人:在家里看到年画,他忍不住“依样画葫芦”地在纸上涂鸦;在院子里玩耍时,仍不忘用树枝在地上涂涂画画。
渐渐地,小世彰画出了些名堂。6岁时,他画的人物、山水等作品,已让村里人赞叹不已。
吴世彰相继在那大第三小学、琼崖中学就读,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21年,吴世彰中学毕业,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
在广东求学期间,吴世彰依然没有放弃绘画。据《儋县志》载,吴世彰“曾师从名师高奇峰、高剑父、陈树人等人”,画技日益精进。
从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毕业后,吴世彰考上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专攻绘画专业,有了机会聆听金拱北、陈师曾等画坛大师的点拨与教诲。
1926年7月,广东国民政府出师北伐,旨在推翻北洋军阀统治,吴世彰也加入革命阵营拿起了枪杆子。
据儋州市作家协会主席谢有造在《北部湾涛声》一书中认为,吴世彰投笔从戎,是由于受恩师陈树人弃教从政的影响。
1920年代,广东一度成为革命的大本营。岭南派画家陈树人转而投身革命,拥护孙中山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1924年起,陈树人先后担任国民党中央工人部部长、广州国民政府秘书长、广东省代省长、国民党中央执委等职。
吴世彰追随恩师陈树人参加革命,担任北伐军东路军前敌总指挥部参议、国民革命军37师政治部主任。
养虎画虎,改名公虎
北伐战争结束后,吴世彰重拾画笔。经历军旅生涯的他,满腔的英雄气概,一改以前主要倾情于山水花鸟画的特点,而对画虎产生了浓厚兴趣,遂拜张善子为师。
张善子是著名爱国画家。抗战时期,他画了一幅猛虎扑日图:28只斑斓猛虎象征当时中国的28个行省,以席卷风云之势扑向落日,激励国人抗日的必胜信念和豪迈气概。
得到张善子真传的吴世彰,对画虎一发而不可收。据《儋县志》载,吴世彰“在苏州纲溪园内,养一老虎,观察半年,将猛虎百态神情,尽收笔下”。由于名师点拨和自己努力,吴世彰也跟老师一样,画出了不少佳作。《走进儋州》一书称他“擅长画虎,饲虎写生,故所画之虎,雄姿威武,栩栩如生”。
创作出了一批绘画作品的吴世彰,抗战初期在南京举办了一次个人作品展。据载,当时海南籍高官宋子文参观后,对其画作极为欣赏,于是禀报蒋介石。蒋亲临展厅观赏,给予高度评价,尤其对一幅“猛虎下山”图赞叹不已。
此后,吴世彰的知名度迅速提高,他便改名为“吴公虎”,无论是画虎还是山水花鸟画,他都一律署名“公虎”。
感恩母校 心系海南
成名之后,吴公虎曾两次回家乡探亲,每次都不忘到母校那大第三小学看望师生。
据《儋州风采》(2006年第15期)载,吴公虎第一次回家乡的时间,是在日军登岛侵琼前夕,他来到那大第三小学,作《猛虎出山》画赠送母校,并题字“读书救国,为母校争光”。第二次回家乡,则是日本投降、抗战胜利之际,他回儋县参加“国大”代表选举。这次他又来到那大第三小学,兴致勃勃地作了两幅山水花鸟画赠予母校。
经海南日报记者多方打听,吴公虎赠送给那大第三小学的所有画作,现已无存,可能在战火中毁掉。然而,其时代意义不可低估。尤其是那幅《猛虎出山》图,激发了儋县人民抗日救亡的不竭斗志和坚强信念。
不仅仅感恩母校,更是感恩海南人民。1939年,吴公虎在香港举办画展时出售部分作品,所得款项全部用来赈济海南灾民。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吴公虎寓居香港再未回过海南,并在东南亚多个国家和地区讲学。
1977年,吴公虎在香港病逝。 记者 易宗平 通讯员 郭树护